棉烏拉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二年一月
一月是大興安嶺西麓最冷的時候,來自西伯利亞的強風和貝加爾湖的水氣結合在一起,常常令這裡的天氣處於雪暴的狀態,天空總是灰濛濛的,似霜又似雪,無休無止。這樣的氣候,人能夠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保暖的衣服和鞋帽;因為氣溫跨度大,衣物厚薄不一,分類很多。棉鞋就有很多種類,按照季節分,有大棉鞋和二棉鞋,所謂的大棉鞋,就是鞋裡面有棉或毛,用來加強保暖,在最冷的時候穿。二棉鞋,指的是不帶或少帶保暖層的高幫單鞋,在那個年代,只有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才穿得起二棉鞋,大多數人都是「一棉到底」,一雙棉鞋從秋天穿到翌年初夏。
人們在那個年代最常穿的棉鞋要數「棉烏拉」,這是一種黑色膠底鞋,號稱冬天保暖,春秋防水;其實並不保暖,需要再在鞋裡面加上毛氈鞋墊和毛細襪子。孩子們晚上放學回家之後,父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趕緊脫下「棉烏拉」,放在火爐或火炕邊上烘乾。
除了「棉烏拉」,當年穿過的棉鞋還有「氈疙瘩」,是一種用羊毛氈製成的靴子,直直的一個靴筒,鞋面無法隨著人的腳步彎曲,一點兒也不「跟腳」(東北方言,合腳的意思)。再到後來,出現了反毛厚膠底的「模壓鞋」。「棉烏拉」和「模壓鞋」比較,等同於將當年北京滿大街都是的夏利車和寶馬車來比較了。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