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成聖 不負人生讀《中國文化新視域》有感(下)
王陽明與路德的屬靈及成聖操練對現代人的啟迪
一、陽明成聖成德的實踐工夫
心理合一
孟子開啟了「心性論」,推出了仁義禮智之「四端」,認為人的心有天生的良知,它具有分辨善惡是非的能力。宋代陸象山(1139-1192)提出「心即理」,心就是孟子所講的本心,理主要是講心內在的道德的規範,這與朱熹(1130-1200)的「性即理」分別開來;後者認為人心中的性有見理的能力,而理是外在的形而上的形式和規律。王陽明承接了孟子的「心性論」和發揚了陸象山的「心即理」,心是具有良知的心,理是人心中的倫理規範,「心外無理」,即在人心外並無價值判斷的根源,所以是「心理合一」,兩者在本體上是合一的,而不是心合於理。陽明有著名的「四句教」:「無善無惡是心本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傳習錄下》。這「格物」已不是朱熹的格外物,「致知」已不是認識外物之理,而是「致良知」,內心對於道德判斷的能力得到充足的實現。
實際生活
那麼,陽明所論的追求成德實踐工夫的步驟和過程是怎樣的呢?作者把它們歸納為三個階段:初階,其中包括意之動、未發與已發、成己至保身實踐;晉升階段,包括至良知與真我、敬畏與灑脫、成德的人、我、物;成德的高峰:統攝萬有而兼親疏。陽明主張的操練非進入空無境界,而是實際生活。他保身實踐中提出「毋絕爾生」,道德實踐不能和維護自我生命隔絕開來,他對學生講: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就不應該讀書過度以致傷害身體,或不任官職以致窮苦無靠。他認為人的主體寶貴,「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傳習錄上》,人要將仁愛惻隱之心推廣開來,主體間要相互尊重,不過仁愛也不排除厚薄的分別,這些都有助於在生活中實踐仁愛和倫理。陽明主張成德後的自由境界,這就是君子灑脫自由的人生,他不再「為人」和「逐物」而活著。
二、路德的屬靈觀與屬靈操練
因信稱義
作者扼要介紹了中世紀天主教修道主義。歷史上的修道主義發揮了三方面的功能,即社會功能、補贖功能和家庭功能;然而修道院到了15世紀出現了很大問題,其屬靈操練流行著神秘主義,而教會的禮儀太神聖,使得信徒不敢接近。路德在1517年開始了宗教改革運動,強調人的得救完全是上帝的恩典,唯獨是因信稱義。作者將路德與基督教(更正教)屬靈傳統總結為「基督徒最重要的屬靈生活不在外在的善功」、「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操練,而是內心的操練」,這種屬靈取向重視人與上帝的直接交往,基督徒無須到遠離人煙的地方去修道,而在任何地方包括家中和鬧世裡,在禱告讀經中就可以與上帝直接交往,作者認為這與陽明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頗為相似。而聖職人員的根本作用是傳道,而非靜修和主持禮儀;人的真正自由在於因信而直接擁抱上帝,而不是靠外在的操練和功德。王陽明和路德的差別在於,前者的道是內心的道,在良知心處呈現,人所要操練的是向內尋求這道;而路德的道是外在的創造和救贖主上帝,這道由外入內,需要聖靈在人的心裡動工才可得道。
罪人聖人
路德和王陽明一樣,也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的操練。路德操練的特點在於律法和恩典的統一。上帝的良善律法已經刻在人的心中,但人不可能行出完全的律法而成為義人,而基督的福音,使得信靠基督的人能被上帝稱為義人,也就是獲得了義人的地位,得到上帝所賜的永生,聖靈進入到信徒的生命中,這時的人從罪惡捆綁中被釋放出來,歡喜去遵行律法,而不是恐懼律法,這種屬天的動力正是屬靈操練的力量。進一步,信徒雖然在基督裡得自由,也有了屬靈追求的動力,但他的老我生命並未消除,作者引用了路德的名言:「人同時是罪人和聖人。」聖徒保羅也寫出了他生命中善與惡的掙扎,所以路德對於人的屬靈操練中的真實的掙扎,有更深的認識。
人之為人,其信仰和精神追求歸結起來,就是信靠創造萬物和生命的上帝,追求成聖,不負人生。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填不滿人的精神,反而像毒品一樣,給沉溺於其中的人帶來一場又一場的空虛。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