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裝的真理啟示假裝的生命——評電影《芭比》
這真是一部奇葩的電影,屬於那種「乍一看不好看,細一看還不如乍一看」的類型。我還是忍著厭惡堅持把它看下來了,只因懷抱著這樣一個目的--揭露它悅人眼目粉紅色背後的醜惡。
某種意義上說,電影《芭比》是一部十分罕見的意識形態影片,整部影片的創作是「觀念先行」,即在確定了要表達的理念--「反父權」,高揚「現代女權主義」--之後,建構影片的主人公形象與故事情節。本片的風格,與當下整個西方社會的主流文化精神完全吻合,沆瀣一氣。一個從「政治正確」上整合人們的思想,甚麼你不可說,甚麼不可行;一個從文藝作品中薰染迷亂你的眼目和耳朵,甚麼你要反抗,甚麼才是好的。電影作品往往比說教更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起到改造人心的作用。
你看,當芭比出現的時候,她是多麼光彩照人啊!粉紅色的連衣裙,世上罕有的美麗無瑕容顏,精緻的妝扮,溫婉的笑靨,舉手投足都煥發著童話中完美女性的千嬌百媚。這曾是一個經年不衰的偶像,當她出現在無數女孩的玩偶中,無言地向她們傳講屬於芭比的福音:「你要變成我的形象樣式,那樣你就完美而快樂了。」
芭比走進女孩的世界,而芭比不是娃娃,芭比是她們效法的對象,芭比是女孩們未來的理想,芭比是她們將要長成的樣式。所以,有醫生芭比、律師芭比、宇航員芭比,甚至還有總統芭比,而不會有底層勞動者芭比,更不會有全職母親芭比。芭比作為文化符號,開始塑造一代女性,芭比風行的時代,不正是女性廣泛進入職場與男性同步的時代嗎?
所以,這些鋪墊之後,影片的核心故事開啟,那是一個芭比出走,尋找自我生命定位的故事。
導演對起因語焉不詳。莫名其妙地,某一天,芭比不開心了,由於不開心,似乎事事都不對了。哦,是關於「生命」與「死亡」的語詞刺激了芭比,她要思考自己的生命本源和未來了;於是,芭比決定出走,到現實中去體驗一番。
影片裡有一個別致的設計:凡是遊樂園裡的女性,都叫「芭比」(Barrbie),而男性,都叫「肯」(Ken)。當然,在電影裡只能以其中一位穿粉紅格子的連衣裙芭比和一位帥哥肯作代表,他們從樂園出走,經歷了一番現實世界的再造。
這位無父的女孩啟發了芭比反叛父權的意識,在女孩的感召下,芭比意識到自己作為「完美女性」的形象,不過是出於資本兜售目的,是父權等級制所給予的身份,"Stay perfect"背後帶著性別壓制與歧視;有趣的是,與芭比一同出走的肯,卻在現實世界得到了恰恰相反結論,當肯發現真實世界是男權社會之後,他自信滿滿地走進一家公司說:「給我一個領導的職位。」對方愕然:「你沒有工商碩士學位?PhD?」肯不屑地回答說:「我是男人。」
乍看這些論調是多麼無懈可擊啊!難道美好新世界不該如此嗎?難道這不是我們
一貫的追求嗎?電影《芭比》好有啟發性呢!
如果你對現代文化的敵基督本質抱有清醒態度的話,你可以辨識出影片的用心。你若注意到近年電影裡面已經越來越少完整的家庭,更少表達家庭溫暖與親情的內容,那麼,本片徹底取消一切家庭,不見父母關係就更不令你奇怪了。本片以一種明確地反父權的抵抗態度出現,卻絕不解釋父權是甚麼?來自哪裡?它和一切後現代文化一樣,高舉自我:自我成長,自我建立,找到自我價值與定位--其實是早已碎片化的自我。
《芭比》一味地對著無父的世界反父權,背後的本質是反叛上帝。這種反叛的表達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質疑自己的位份:女人不要做女人,小孩不想做小孩子,而男人呢?根本就是惡的代表,影片裡沒有一個男人是好人。
試問,這部電影要幹甚麼?專門來拆毀的嗎?沒錯。《聖經》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約翰福音10章10節)放眼西方主流意識形態氾濫的這幾十年,難道不是一直如此嗎?「代溝」被發現後,拆毀了父輩與子輩的關係;近年來「性溝」又拆毀了男人與女人的關係;同性戀拆毀傳統婚姻;變性再進一步拆毀男人與女人自身......直如《聖經》裡面以東人說出的最惡毒的那句話:「......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詩篇137篇7節)當所有人的關係,以及人自身都被拆毀之後,人無論有多少,都不過散如地上的塵沙,到那時,魔鬼的集權就易如反掌了,因為那時連孩童也可作他們的首領,嬰孩也能轄管他們--就如本片中那個一臉凶惡的女孩,是真正的精神領袖一樣。
人類所有的故事,都關乎自我成長,但只有《聖經》如此啟示我們:人只能靠真理成聖,因為「......唯有神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 3章6節)影片裡面,芭比的自我成長,正是後現代文化不斷引人遠離神,告訴你人可以自我成全的又一謊言。
在這充滿敗壞與邪惡的末世,要警醒啊!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