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以巴衝突的歷史和原因
以色列成功立國後,為清理場地,1948年不惜派人到巴勒斯坦人區展開恐怖主義式屠殺,使70多萬巴勒斯坦人流徙到約旦河西﹑迦薩及約旦(河東)等地,一夜之間「原住民」成為難民,做成長期以巴仇恨。以巴兩者一再聲明,本民族對整個巴勒斯坦擁有合法主權。1964年巴解組織通過的《巴勒斯坦國民憲章》聲稱:「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的家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對自己的國土享有合法的權利」,但他們卻被視為約旦河西及迦薩的難民。
以色列則從「歷史權利」和「安全疆界」出發,堅持認為猶太人有權在巴勒斯坦甚至其全部土地上建國。以色列前總理貝京曾說:「猶太地和撒馬利亞是世代屬於猶太民族的。」因此,無論過去和現在,如何確定和實現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利,素來是阿拉伯以色列衝突和以巴關係的核心。
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宣言》寫道:「⋯⋯自由、正義與和平原則作為立國基礎,將保證全體公民,不分宗教、信仰、種族和性別,享有最充分的社會和政治平等權,將保證宗教、信仰、語言、教育和文化的自由,將保證保護所有宗教的聖地,並將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各項原則⋯⋯」,但從過去數十年以色列當權者的言論及實際推行政策來看,上述的《宣言》內容形同虛設,不但無法保護巴人的平等政治權利,更是早有預謀地收窄巴人的基本人權,並將他們「去民族化」,並以「國家安全」為由,逐步打壓他者的生存空間,實現由猶太民族作為單一主體的國家。
60年代末70年代初,聯合國改變立場,重新確認巴勒斯坦人應享有的各項合法權利。聯大第2535(B)號決議(1969年12月10日)首次指出,巴勒斯坦阿拉伯難民問題,是由於「否認他們根據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所規定的權利而造成的。」
猶太人在歷史上面對社會排斥、歧視、隔離,甚至被納粹德軍種族屠殺,是值得同情的;面對各種迫害,錫安主義(猶太復國主義)的核心,強調猶太人在宗教和傳統上,對以色列土地的要求,在理念上並無不妥,但手段上亦必須符合社會規範和公義。以色列立國後對他者實行一連串的歧視政策,已背棄國際社會對人權的基本共識。在文明社會中,昨天的苦難不能轉化為今天對鄰舍的逼害。
然而,由於巴勒斯坦人的報復,以色列人民也不好過:流血衝突徹底改變了正常的社會生活--搭乘公共汽車比乘坐飛機遠為危險;去市場購物,出門打一聲招呼卻可能是與家人的永訣。以色列的媒體坦承,這是一個悲哀的國家,街上很少看到行人的笑容。以色列強硬派夏隆再強硬,為了國家更高的利益,必須作出痛苦而必要的妥協。
第一步:巴勒斯坦完成政治改革,停止暴力;以色列凍結定居點,並自佔領區撤軍,完成期限為2003年5月。
第二步(2003年6月至12月):巴勒斯坦獨立建國。
第三步(2004至2005年),最終確立兩國雙方邊界,耶路撒冷地位問題,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問題。
與大衛營比較,「路線圖」的新意在於:第一、解除了以色列的燃眉之急──擺脫流血衝突;第二、立刻著手巴勒斯坦立國,滿足巴勒斯坦50年來夢寐以求的歷史訴求。以巴衝突的僵局已經山窮水盡,「路線圖」無疑是一絲轉機。
「路線圖」顯示出處事明快的從政風格,巴勒斯坦當局完全了解政治改革,而以色列當局也雷厲風行,一夜之中拆除了八個「定居點」的前哨,以巴衝突似乎沿著「路線圖」可以走向和平解決時,卻可惜半道殺出了「哈馬斯」。
作為狂熱的宗教團體,哈馬斯公開鼓吹:「讓阿拉(神)的旗幟飄揚在巴勒斯坦的每一寸土地。」哈馬斯的信念是:發動全體巴勒斯坦人乃至全球的穆斯林,一起參與聖戰,最終建立巴勒斯坦國,它的疆界應當是「從地中海到約旦河」。基於此,1993年它反對奧斯陸協定,2000年反對大衛營和談,2003年當然也反對「路線圖」。2002年6月8日,即「路線圖」正式啟動後第四天,巴勒斯坦的激進組織首先發難,伏擊以色列軍隊,雙方陣亡5人,行動規模雖小,卻是精心策劃。
第一、參加者只有5名武裝人員,卻代表了三家抵抗組織:哈馬斯、伊斯蘭聖戰、阿克薩烈士旅;第二、他們選定從以色列佔領區出擊,為巴勒斯坦當局撇清責任;第三、這是軍事伏擊,對象為以色列全副武裝的軍人,而非手無寸鐵的平民,以規避「非道德」的指責。
行動的目的是向以、美發出明確的信息:在以色列結束軍事佔領之前,巴勒斯坦不會放棄軍事反抗。
次日(6月11日)下午5時,在西耶路撒冷下班時間公共汽車發生爆炸,16人當場喪生,百餘人受傷,其中十餘人傷勢嚴重;執行者是18歲的高中生,裝扮成正統派猶太人,腰間的炸彈添加了大量金屬碎片以增加殺傷力;以色列即刻查明其身分,將其在約旦河西岸希伯倫(Hebron)的住家強行拆毀,九口之家,頓時無家可歸。6月12日,以軍火箭擊斃哈馬斯高級軍事指揮官,卻同時打死了他的妻子和一歲的女兒,於是巴勒斯坦人群情激憤,高舉著嬰兒的鞋子和奶瓶遊行。
哈馬斯隨即宣佈,一切以色列人均為打擊目標,要求外國人立刻撤出以色列,哈馬斯誓言將以色列炸成「碎磚爛瓦」;僅僅一周,62條人命,以巴衝突空前激化,整個局勢似乎陷入失控狀態。這一周,恰恰是「路線圖」啟動後的第一周,說話尖刻的法國《世界報》(Le Monde)不客氣地將「路線圖」直指為「流血圖」。
2008年12月19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簽署的停火協議到期,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發射大約百枚火箭彈和迫擊彈,以色列藉此發動反擊,從12月27日開始對迦薩走廊實行空中軍事攻擊。2009年1月3日,以軍開始發動地面進攻。
2014年7月8日,以色列國防部隊發動了「保護邊緣行動」,針對哈馬斯的軍事入侵,釀成巴勒斯坦平民死傷慘重。
2014年8月27日,以色列和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以巴衝突表面結束。事實上,基本問題沒有解決,2023年10月戰火再起,受苦的只是以色列民眾及巴勒斯坦人民,以巴和平遙遙無期。
楊慶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