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訓
古典文獻難懂,因為有很多現時不常用的古漢語。為研究古代的詞義,就有訓詁學—研究古書中詞義的學科。訓詁學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反訓;所謂反訓,其實在古漢語中有很多詞兼具有正和反的意思,如果正的意思解釋不通,便可從反方面去想。例如《孝經.諫諍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爭」字何解?甲骨文的爭字像兩手爭一物,有「鬥爭」的意思。如照這意思去解釋:天子有七個互相鬥爭的臣子,自己又無道,但不會失天下,這解釋說不通。如果用反訓方法,鬥的相反意思是止、諫:有勇於諫諍的臣子,自然不會失天下,這就說得通了。
亂,在古漢語兼有亂和治的正反意思。「亂」金文作「」,只有左邊。上下從「爪」從「又」,皆像手形,中間「幺」像絲線放在工字架上,全字像上下兩手整理絲線。絲線在未整理之前是亂的,所以亂指紊亂;在絲線整理後變得整齊,便帶出治理的意思。《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引用《太誓》說:「余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這裡的亂臣肯定是指治國賢臣,要麼怎會同心同德呢?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有稱「亂」,如《楚辭.涉江》尾聲稱「亂曰」,這當然不是紊亂,相反是指結尾時的大和諧。
說到反訓,感觸頗多:現今世界紛亂,戰禍頻生,不少當權者口是心非,以虛假訊息蠱惑人心。聽者不妨用反訓的方式辨別,以免迷亂。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