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背後的哀歌—流散的猶太人和被棄的巴勒斯坦人
把自己隔絕在歐洲民族外
今日的基督徒,有一個錯覺,以為猶太人一直為基督教國家接受而被伊斯蘭國家排斥。可是歷史的發生卻不是這樣︰猶如在歐洲的基督教國家受盡逼迫,而伊斯蘭國家卻成為庇護猶太人的地方。直至二十世紀中旬後,情況才改變。
由於猶太人為了保存他們的宗教及民族性,把自己與外邦人區別出來,結果,猶太人傳統上把自己「隔絕在歐洲民族之外」。
羅馬時代,猶太人無論政治,商業,民事上的裁決權都在大祭司那裡,而大祭司通常有帝國官銜,國家有一使節機構,負責收取整個帝國境內猶太人的稅款、監察猶太教祭司。因此,猶太人一直作為一個擁有孤立文化體系的異類存在。五、六世紀的日耳曼王國保留了這些法規;843年以後,以法國蘭斯(Reims)大主教亨克馬(Hincmar, 806-882)為首,西歐教會發起反猶運動,要求提出對猶太人的禁令,如禁止擔任公職、禁止新建教堂等。
猶太人在西班牙也有相同遭遇。六世紀前,猶太人在西班牙相安無事,與西哥特人及羅馬人平等生活。可是自從西班牙王瑞可瑞德(Recaredo, 586-601)信奉天主教後,發佈命令把猶太人排除在公職之外,禁止天主教徒與猶太人通婚。後來更加強對猶太人的迫害,如果猶太人不改信天主教,一律驅逐出境,又禁止天主教徒與猶太人做生意。
歧視背後正是教廷的政策
另一方面,中世紀教廷規定天主教徒不能「放債取利」,而猶太人卻沒有這規矩。可是,放債取利被視為可恥行業,猶太人的形象在一般人民心中是低下的。由於針對猶太人的政治措施,使他們的就業幾乎只能從事不光彩事業,特別是高利貸行業。12世紀歧視達到高峰,猶太人逐漸散居到歐洲各地,尤其移居到極少人去的西北(東歐及俄羅斯),除少數擔任公職,其他人則通過銀行業和通商,迅速積累財富;當時猶太人的通商網路已經遍佈歐洲乃至中東。這也是猶太版本的「十二世紀復興」。但是,這段時間的猶太商業名聲卻是不好。例如莎士比亞(1564-1616)《威尼斯商人》中,描述猶太人的形像︰高利貸、道德敗壞、貪婪、吝嗇、冷酷和狠毒。這不單是大文豪憑空杜撰出這樣一個角色,卻是反映歐洲人對猶太人的共同印象。
猶太人放貸被視罪惡勾當
再者,在那個時代的經院神學中,猶太人一直和「魔鬼」聯繫在一起。比如稱呼猶太人為「撒旦的同黨」,出自《啟示錄》2章9節;被經院系統渲染,並且和民間「猶太巫術」等傳說融合在一起,這段經文長期被拿來作為猶太人的定性。
1255年8月29日,在英格蘭的林肯鎮的一口井裡,發現一位叫休(Hugh)的九歲男孩屍體,很快謠傳是被當地猶太人殺的。謠傳越滾越大,連當日有名的歷史學家馬修·派瑞斯(Matthew Paris)也寫了一篇血腥的文章,詳細描述猶太人如何誘拐這個孩子,先把他養肥,再施以折磨,最後釘他在十字架上。這個未經證實的傳言,導致十九名猶太人被處決。英格蘭各地發起逼害猶太人運動,有些猶太人社區遭到屠殺,到了1290年,全英格蘭的猶太人被驅逐出境!從來沒有人知道那孩子怎樣死,他卻被封為聖人!葬在林肯大教堂,數百年來有絡繹不絕的朝聖者。直至1955年,林肯大教堂(Lincoln Cathedral)才正式宣佈這孩子的死因純屬傳言,不值得記念。可想中世紀的歐洲白人對猶太人的憎恨,到了荒謬的地埗步。
視猶太人為榨取金錢對象
在西班牙,十四世紀前建立的伊斯蘭王國逐漸被基督徒收復,所有阿拉伯人被逐,不久,猶太人也被逐。1391年後很多猶太人為避免處死或迫害而信奉基督教,稱為馬拉諾人(Marranos)。可是,他們仍然不斷被懷疑沒有真心皈信,成為西班牙宗教法庭的迫害目標。
歐洲統治者一方面迫害猶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猶太人作為榨取金錢的對象。英國法律專家布拉克(Bracton)說︰「猶太人不擁有屬於自身之物,他所獲得的並非他自己的,而是國王的。」例如︰法國統治者從1182到1321年,四次驅逐猶太人,為了財稅收入又四次召回猶太人。1361年法國國王約翰被英國俘虜,為了籌集巨額贖金,允許猶太人返回法國,從他們身上搾取財物,差不多搾乾了,1394年又把他們驅逐了出去。
美加國把猶太人推向死亡
到了二十世紀,反猶太人的情況並沒有很大改變,二次大戰前夕,猶太人在德國受到極大的逼迫,有猶太人傾家蕩產,為要逃離納粹魔掌,租賃了一艘「聖路易斯」(St. Louis)號客輪,離開德國,投奔美國自由之邦。可是美加自由國家竟把他們推向死亡,背後仍殘存反猶意識及懼怕納粹的政治形勢。1939年5月13日,聖路易斯號客輪駛出漢堡港,目的地是古巴。船上937名乘客中,只有6人不是猶太人,他們都是尋求庇護,他們多數申請了美國簽證,計劃在古巴停留後進入美國。5月27日,聖路易斯號抵達哈瓦那港口。代表美國猶太人救援組織「歐洲猶太人事務所」的一名律師特魯珀(Morris Troper)抵達古巴,要求進入的難民必須支付每人500美元的保證金(總額453,500美元),由於數額過高,於是談判破裂。
聖路易斯號被詛咒的航程
1939年6月4日,聖路易斯號客輪在古巴與佛羅里達之間的加勒比海上等待時,羅斯福總統下令,拒絕這艘船進入美國。聖路易斯號在夜間駛近邁阿密時,乘客們能夠看到岸上邁阿密燈火輝煌的繁榮景象,但是始終沒法進入美國。
然後,聖路易斯號客輪試圖進入加拿大,同樣遭到拒絕。1939年6月6日,聖路易斯號被迫返回德國漢堡。這就是有名的「被詛咒的航程」—聖路易斯號客輪事件。返回歐洲後,超過四分之一人後來死在納粹集中營。
二次大戰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更使各國關注猶太人復國的問題。大戰後大批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並宣佈立國。今日歐美國家支持以色列,有為良心也有因過去所做的而內咎。當以色列立國後,西方一直偏幫以色列,把他們過往的痛苦轉化為今日對巴勒斯坦人的不人道統治。
巴勒斯坦即非利士人土地
巴勒斯坦 (Palestine) 古稱「迦南」。公元前12世紀初,非利士人 (Philistine) 控制迦南沿海地帶。「巴勒斯坦」意即「非利士人的土地」。公元前2500年左右,閃族的亞摩利人和迦南人遷至這一地區。亞摩利人分佈在東部和南部地區,迦南人定居在北部和中部沿海一帶。希伯來人於公元前1300年,在摩西的率領下,進入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紀,他們戰勝了非利士人,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王國。於主後70年亡於羅馬帝國,自此流散各地。
主後637年,阿拉伯穆斯林佔據巴勒斯坦,因此,巴勒斯坦又稱南敘利亞。此後,除小數殘留的猶太人以外,大多漸漸地伊斯蘭化和阿拉伯化了,與阿拉伯人融為一體。七世紀末以後,阿拉伯語漸漸成為巴勒斯坦居民的通用語言。
衝突源自英國《貝爾福宣言》
1517年奧圖曼帝國征服巴勒斯坦時,巴勒斯坦居民總人數約20至25萬,其中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約佔90%,猶太人等約佔10%。
在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和西方國家的倡導與支持下,從1882年開始,經過六次有組織的大規模移民,到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時,當地猶太人總數激增至65萬,即便如此,也僅佔當地總人口196.9萬的33%左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達115.7萬人,仍佔總人口的58.7%。換言之,英國委任統治末期,巴勒斯坦人口的基本結構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立國)爆發後,大多數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流落他鄉,僅有三分之一繼續留在當地,從而徹底改變了巴勒斯坦的人口結構︰猶太人佔據多數,這種趨勢由以色列立國後組織四次大規模移民,更為明顯;但千餘年來巴勒斯坦人定居巴勒斯坦,其命運和這塊土地息息相關,理所當然地擁有生存、立國和發展權。
1915年英國為了鼓動阿拉伯人反對土耳其,同意在阿拉伯半島以及肥沃新月地(即伊拉克)一帶,建立一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但1916年英法兩國背著阿拉伯人秘密簽訂的戰後瓜分肥沃新月地帶的《賽克斯─皮科協定》,以及1917年的英國同情猶太人,允許他們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園,卻沒有考慮巴勒斯坦人的權益,即《貝爾福聲明》,使阿拉伯人特別是巴勒斯坦人感到驚訝、茫然和氣憤。延續近百年的猶太人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源自於1917年英國的《貝爾福宣言》。
巴人被泛阿拉伯國家遺棄
1919年初,來自巴勒斯坦十多個城市的27名代表,在耶路撒冷召開首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會。大會拒絕《貝爾福宣言》,批駁猶太復國主義關於在巴勒斯坦立國的要求。
由於伊拉克侯賽因家族要得到英國的支持,費薩爾(後為伊拉克王)聲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將享有居住權,他們將成為阿拉伯人的鄰居。」並對猶太人的巴勒斯坦表示熱烈歡迎。在巴勒斯坦人看來,這無疑是出賣了他們的利益,從而促使他們放棄泛阿拉伯主義立場。
1920年12月13至19日,第三次巴勒斯坦阿拉伯大會在海法召開。這次會議標誌著巴勒斯坦愛國運動的開端。與會代表46名,分別來自巴勒斯坦各大城市和名門望族,他們加入了政治團體,諸如伊斯蘭─基督教協會、青年基督教協會、青年穆斯林協會、阿拉伯俱樂部、文學俱樂部以及民族俱樂部。
其次,這次大會衝破了「泛阿拉伯主義」和「大敘利亞主義」的樊籬,首次呼籲英國在巴勒斯坦建立「向議會負責的國民政府」。大會強調「議員須由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直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操阿拉伯語的居民選舉產生」。
可見,二十世紀初,巴勒斯坦人已提出獨自建立國民政府和議會的要求。可是他們的訴求一直被泛阿拉伯國家為了私利而視而不見。
當以色列建國之後,巴勒斯坦人更無助,被泛阿拉伯國家遺棄,在以色列統治下過著不人道的生活。以色列管治巴勒斯坦人,把加沙變成最大的活人監獄,壓抑他們的經濟活動,限制出入,稍有不如意便斷水、斷電、斷醫療。約旦河西岸則不斷建立猶太人社區,壓縮巴人的生存空間。我們反對哈馬斯及有關的恐怖主義,但必須明白所有恐怖主義的行動是一種絕望的行動。巴勒斯坦沒有強大軍備,沒有國際公允的支持,在長期不人道的以色列恐怖統治下,只能以人肉炸彈等絕望方式表達憤怒,如今更面臨種族清洗的悲劇,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以色列這種不人道的統治視若無睹,而很多基督徒卻盲目支持以色列,完全放棄《聖經》有關公義憐憫的教導,令人痛心。
楊慶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