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已全面商業化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五月
戰爭令奧運增保安支出
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聖火已經在希臘奧林帕斯希拉(Hera)神廟的遺址燃點,聖火的火炬將途經全球接力去到巴黎的運動場。現代奧運會是在1896年由法國人古伯田(Pierre de Coubertin)發起,希望透過體育運動來推動國際和平。根據古希臘的傳統,在奧運會舉行期間,各國會停止戰爭。今年俄烏及以巴的戰爭卻沒有止息的跡象,戰爭和衝突甚至會令奧運會出現變數,起碼增加了保安的支出。古伯田出身貴族家庭,有男爵銜。19世紀末現代奧運會發起的時代,仍然保留貴族參與的傳統。描寫20世紀初英國貴族生活的連續劇《唐氏莊園》(Downtown Abbe)裡面的貴族,即使已經家道中落,仍然視發展個人事業和職業為可恥,因為貴族紳士不需要靠職業或事業來謀生,花精神參與活動純粹為了興趣、責任或榮譽。所以在這個時代背景出現的奧運會,要求運動員參賽資格為業餘,為榮譽而不是金錢而投身運動。不過,為了達到頂尖水準,運動員要付出數以十年計的全時間訓練,加上教練、體能訓練員、醫療人員,體育設施、場館……在在需財,無錢萬萬不能。
加國「擁有頒獎台」計劃
加拿大唯一一次主辦夏季奧運會卻帶來慘痛的教訓。1976年滿地可的奧運主場館未能如期完工,超支令市政府負債,經過30年才能還清,同時還創造了一項負面記錄,首次亦是唯一一次主辦國金牌榜上無名。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因入侵阿富汗,受到西方國家的杯葛;1984年商業元素的介入,令洛杉磯奧運成為大贏家,商業贊助、廣告收入、電視轉播權令世界發現運動有利可圖,運動可以成為一項受歡迎的娛樂節目,帶來極大的商機。自商業元素介入後,便打破了業餘的神話,頂尖職業運動員才是票房的保證。1992年美國NBA夢幻隊的出現,令奧運業餘運動成為歷史。目前除了極少數如拳擊、摔跤外,都容許職業運動員參賽。為了爭取獎牌,加拿大更推出「擁有頒獎台」(Own the Podium)計劃,支助有潛質運動員的生計,令他們可以全時間鍛煉。大學運動已是商業活動
吊詭的是:最成功將運動娛樂化、商業化、企業化的美國,卻又成為保衛運動員維持業餘的堡壘。在奧運會職業化之前,美國培育最多運動員的土壤是大學,美國大學運動聯盟(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NCAA)堅決維護大學學生運動員(Student Athlete)的純潔業餘身份,嚴禁他們收取金錢的回報。於是其他大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兼職拍電影、拍廣告賺錢、創業、建立社交網絡平台等,賺多少也不會受到大學干預;然而,作為大學的運動員卻不可收取金錢回報。大學的運動本身已經是一項商業活動—足球、籃球的門票按市場價值釐定,球衣按市場定價,教練的薪酬也是市價,不少大學的體育部門每年收益高達兩億。兩年前剛退休的杜克大學籃球主教練 Mike Krzyzewski 年收入接近1,000萬,阿拉巴馬大學足球主教練 Nick Saban 年薪超過1,000萬,大學正教授平均年薪卻只有15萬。惟獨球員因為身份是學生,無法在龐大的收益中分享自己勞力的成果,他們可説是被剝削的一群;他們的指望就是萬中無一的機會成為職業球星,賺取天文數字的薪酬和廣告代言。對於大部分付出了努力,卻擠不入職業球壇的學生運動員,三、四成連大學學位也沒得到,就兩袖清風地離開校園。
學生業餘運動員已變質
付出了汗水卻享受不到回報,感覺受到剝削的學生運動員,終於動員起來爭取權益,他們向州政府及最高法院要求維護自己的權益,簡稱為「名字、樣貌、形象」(Name, Image, Likeness NIL)。學生運動員憑自己的知名度、樣貌、形象出席商業活動,把姓名和樣貌印在球衣上,或替商品賣廣告,以獲得金錢的回報;校友又可以組織支援會,捐贈金錢去拉攏出色的運動員為自己的學校效力。連不太重視運動的長春籐名校 Dartmouth College 的籃球隊,也在今年三月成立了工會,今後學生運動員可能要正名為學生/僱員運動員。總而言之,學生運動員業餘的身份已經變質,他們在學期間,已經可以憑自己的運動技能和名氣獲得金錢的回報,一如其他當明星和當歌手的同學。維護業餘體育活動不受金錢污染的努力,變得徒勞無功。
江大惠(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