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乾肉
生活在牧區的大姨和二姨,經常會給我們送來她們自製的風乾肉,或蒸或烤,乾香濃郁,難以忘懷。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以肉食為主,但是在一整年中,只有從夏末到初冬才是殺羊的季節;為了在不殺羊的季節也能吃到肉,蒙古人想出很多儲存肉食的方法,風乾肉就是其中之一。雖然現在草原上的生活與現代完全接軌,保鮮已經不成問題,但風乾肉還是大受歡迎,成為一種特色美食。早上喝奶茶的時候,將蒸熟的風乾肉切成小塊,與奶豆腐、奶皮一起泡在茶中,別有一番風味。
風乾肉的製作通常選在秋冬季節,此時的牛羊最為肥美,氣候條件也非常適合製作風乾肉,氣溫低且乾燥,為風乾肉製作提供了理想的環境。風乾肉的製作過程雖然不複雜,但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牛羊宰殺之後,要經過一個晚上的排酸,將肉切成適當大小的條狀或片狀,然後用鹽進行初步醃制。鹽不僅可以增加肉的風味,還能起到防腐作用。醃制完成後,將肉條掛在通風的地方,自然風乾。風乾肉不但可以保存數月,而且肉的風味也更加濃郁。風乾過程中,肉內的水分逐漸蒸發,肉質變得緊實,口感獨特。風乾肉是蒙古族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也是牧民在長途跋涉和放牧時的主要食品,便於攜帶且營養豐富。在傳統節日和重要慶典中,風乾肉也是一道不可缺的美味小吃,用來招待客人,往往贏得好評。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