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班芙社區計劃》

今年9月,鎮政府順利通過新版《班芙社區計劃》(Banff Community Plan),試圖為小鎮尋找新的出路。班芙的困境在於:遊客蜂擁而至,違規使用道路的情況屢見不鮮,停車位短缺、水資源及污水處理壓力倍增—原本支撐經濟命脈的旅遊業,在某些日子反而成了居民的負擔。過度依賴觀光,也可能侵蝕班芙的獨特價值,讓這座山城逐漸失去靈魂。不少居民、環保團體與學者呼籲,若不設下明確的人潮上限、完善的交通管制、環評機制與利益分配制度,崩潰的可能不是經濟,而是自然生態與社區秩序。
其中的核心焦點是「人流管理機制」,採用「人類使用管理策略」(Human Use Management Strategy),並設立「目的地治理委員會」(Destination Stewardship Council)作為通報與協調平台。一旦遊客量、交通負荷或生態指標超出上限,機制便可立即啟動。
班芙一直實行嚴謹的居住規定:「必須在班芙工作,才能住在班芙」,以控制人口規模。由於可負擔房屋長期供不應求,新計劃訂下2035年前興建700至1,000個新單位的目標,並鼓勵開發商住混合用途,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換地或開發都必須帶來公共利益,且不得隨意變更用途。
面對氣候變遷,環境韌性與風險管理亦是關鍵。計劃倡導透過公眾諮詢、持續修訂與聽證程序,落實策略性環境評估,確保發展與保育並行。
這次《班芙社區計劃》的辯論與制定過程,折射出衝突與妥協,也讓最終方案更具延續性與實際操作性。未來的班芙,若要真正永續,不應只以「人潮」論成敗,而應以「品質」取勝;否則,再壯麗的山景,也可能被擠壓得失色;再多的遊客,也可能讓這座舉世聞名的小鎮,失去原本的特色。
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