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上看婆媳不合的根源(上)
以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說法為例,這不但規限了婦女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同時更是長久以來造成婆媳不合等家庭問題的主因。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政府有意識地在文化輸出上做點事,因而在海外許多地區均建立了孔子學院;北美本地也有不少中小學校藉著開設漢語課程,刮起了尊孔熱潮。中國各地同樣紛紛崇聖祭孔,甚至把孔子的塑像擺到北京天安門廣場。
儒家文化誠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可惜其中也不乏糟粕。就以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從子」的說法為例,這不但規限了婦女在家庭中的從屬地位,同時更是長久以來造成婆媳不合等家庭問題的主因,這幾乎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家庭。
兒女成婚之後,原應自行建立一個簡單、獨立的小家庭,卻因著傳統慣例,而不能夠與原生家庭妥善分割,結果成了多元大家庭的一部份;然而,在依靠親情維繫的家庭關係中,又有著複雜微妙的區分。從對家庭成員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到各種有趣的差異。例如,男方傳統上把妻子稱為「內子」、「內人」,可在孩子誕生之後,媽媽的父母卻被稱為「外公」和「外婆」;女方的父母叫孫輩也是「外孫」、「外孫女」。同樣都是家庭成員,卻又分為「內」、「外」,莫非真的「內外有別」?在這些不同的稱謂中,有否多少隱含著「排他」和「偏待」的意味呢?
又譬如,在還沒有結婚之前,許多男方的母親常會對未來的兒媳婦說:「好閨女,我沒有女兒,你嫁我兒子之後,我會把你當作親閨女來對待。」細想一下,這樣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在說這話的母親的潛意識裡,兒媳從一開始就是外人,因此接下來的婚後經歷,自然就完全不一樣了。作婆婆的依然要作家主,兒子、孫輩是自家的,媳婦再怎麼孝順也是人家的,於是處處看著不順眼,完全忘記了許過的諾言。作媳婦的也同樣,老公、孩子是自己的,其他人就另當別論了,婆婆再怎麼好,哪比得過自己的媽媽親?單以血緣作為親情的依歸,絕對是一道橫亙在家庭成員間,特別是婆媳間的屏障。
朱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