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領袖該如何應對特朗普?

1995年,由導演羅伯•賴納(Rob Reiner)執導,米高•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與安妮特•班寧(Annette Bening)主演的荷李活電影《白宮情緣》(The American President)中,加拿大影星米高·J·福克斯(Michael J. Fox)亦擔綱重要角色。劇情提到,當飾演政治說客的班寧步入橢圓形辦公室時,頓時感受到無形壓力;米高飾演的總統則解釋,白宮的設計者有意利用地理環境,讓外國領袖感到威懾,確保總統在談判中佔據主場優勢。
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於2月28日訪問白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及副總統范斯在媒體面前激烈爭論時,這段電影台詞浮現腦海。白宮的設計,正是為了讓總統居於有利位置。
澤連斯基當天沒有穿著西裝,是否對主人家不敬?事實上,他曾表示,在俄烏戰爭未結束之前,他不會穿上西裝。橢圓形辦公室的會面,本來就不是一個擺事實、講道理的場合。特朗普的副手范斯則趁機充當「打手」,指責澤連斯基未向特朗普表達感激,且不願接受外交解決方案;然而,澤連斯基曾多次感謝美國,包括特朗普對烏克蘭的支持;至於外交談判,他也表示,俄羅斯過去十年間多次破壞協議,但特朗普與范斯根本無意講道理,而是倚仗主場優勢施壓,對手上「無牌可打」的澤連斯基展開威脅與羞辱。最終,澤連斯基被逐出白宮,美烏之間以礦產換取支持的協議告吹。
也許是顧及3月17日的聖柏得烈日(St. Patrick’s Day),白宮多少給愛爾蘭留點顏面。副總統范斯這次並未重提上月對愛爾蘭反仇恨言論法案的批評,敏感議題如愛爾蘭剛通過的以色列制裁法案、歐盟對美國鋼鋁關稅的制裁,也未被搬上談判桌。身為弱國,手中可打的牌本就不多,識時務者無需硬碰硬。
澤連斯基據理力爭被趕出白宮,馬丁以柔克剛安然離場,這兩個先例或可為各國領袖提供借鑒,依自身實力選擇應對策略。
前總理杜魯多去年11月底親赴海湖莊園會晤特朗普,試圖緩和雙邊關係,卻遭對方羞辱。不僅有人揚言將加拿大併為美國「第51個州」,還貶稱杜魯多只是「州長」。杜魯多回國後,被批評「示弱自辱」,最終於今年1月初宣佈辭任總理。可是,特朗普對加拿大的貶低並未就此打住,甚至聲稱「加拿大依賴美國津貼才能生存」。鑑於杜魯多的遭遇,卡尼在當選自由黨黨領時,喊出了加拿大冰球術語:「除手套」(gloves off),象徵準備迎戰,他順勢利用國內因被美國輕視而升溫的反美情緒,強調要為加拿大爭取尊嚴。
到底加拿大有沒有本錢與特朗普強硬對抗?目前,加拿大超過七成的貿易依賴美國,國防與軍事上也高度倚仗美方。4月2日,特朗普即將加徵額外關稅,加拿大能否站穩立場?卡尼曾在頂尖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擔任高級主管十餘年,2008年起接掌加拿大央行,兩度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他如今面對的,則是一個曾開學店「特朗普大學」Trump University、經營多家賭場失敗、多次破產,卻最終成為政壇「不死鳥」的特朗普。這場對抗,已不僅是個人勝負,更關乎兩國人民能否避免陷入經濟衰退的泥沼,並決定加美關係是否再無法回到昔日的「同舟共濟」。 江大惠(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