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物過量成災



根據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在2023年的研究指出,加拿大每年丟棄近50萬公噸紡織廢棄物,相當於每個國民平均每年丟棄81磅紡織品,其中只有不到15%會被回收、轉售或被再利用,其高達85%最終進入垃圾堆填場。這種「用過即丟」的消費模式,導致城市垃圾堆填場壓力加劇,也對水資源、土地使用與碳排放造成連鎖效應。若無有效干預,預計至2030年,加拿大的紡織廢棄量將再增長30%以上,對環境構成更深遠的威脅。
溫室氣體排放
大量紡織品被丟棄於垃圾堆填場,特別是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等),其分解期長達數百年;在這過程中,不僅釋放甲烷(一種全球暖化潛勢是二氧化碳 25倍的氣體),還伴隨釋放其他有害氣體與微粒,對氣候與空氣質素構成威脅。
龐大資源浪費
紡織品的生產是資源密集的,它涉及大量用水消耗、能源使用,以及可能污染水源的化學物質和染料的釋放,例如製造一件棉質T恤平均需耗水2,700公升(約等於一個人兩年飲水量),而生產一條牛仔褲則需耗費約7,500公升水;若這些衣物僅穿數次即遭丟棄,將造成龐大且不可逆轉的資源浪費。此外,染整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染料和助劑,會污染水體和土壤,對生態系統造成長期破壞。
趙汝圖(國際基督教自然保育組織A Rocha Canada社區外展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