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衣物浪費六大策略


上期談過衣物和紡織品過量生產及使用,都會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這一次,我們會探討如何實踐減少衣物浪費的策略;在衣物的穿著和使用方面,我們可以有以下六大實踐的策略。

有些破損了的衣物,只需要修補一下,便可以繼續使用。我們都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縫補和修改技巧,去延長衣物使用的壽命。遇上嚴重破損的衣服,則可以考慮怎樣重新利用它,例如,破了的T恤可以剪成抹布、牛仔褲的布料可以縫成購物袋,只要發揮創意,就能製成布藝品或裝飾,既省錢,又能讓紡織品重獲新生,實踐「循環設計」的概念。
第二、回收與捐贈,讓資源延續,愛心流轉。
一些不合穿、但仍完好無缺的衣服,都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或社區資源中心,再重新分配給有需要的人,讓資源延續其生命週期。現在,不少地方都有紡織品回收箱,收集破損衣物;這些舊衣物,能進一步轉製成絕緣棉、工業抹布,或者製成新型纖維原料等新產品。這樣,舊衣物也就有了新的用途、新的生命。
第三、參與衣物交換活動(Clothing Swaps)。
現在很多社區、教會或公司都會舉辦衣物交換活動,也有些公司會舉辦「辦公室換衣日」,就是把自己的衣物與別人交換。現在這種方式越來越普遍,不僅讓衣櫃煥然一新,減少購買新衣服的需求,亦提升社交互動與永續意識。
第四、需要特殊服飾時,大可以利用租借方式,而不必花錢購買。
遇上婚禮、畢業典禮、面試等場合時,我們常常會花錢買一套只穿一次的衣服,與其購買,不如選擇租借。現在有不少平台提供服裝租借服務,不但省錢,也為免去日後如何存放這些特殊服飾的煩惱。
第五、教育與倡議方面,從知識開始的改變。
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愛惜物品,學校可以辦「環保主題日」,企業也可以舉辦「衣物回收週」。透過學校教育、企業培訓與倡導公共政策,提升大眾對浪費紡織品的認知,鼓勵循環再用的經濟模式與延長產品生命週期的思維。
第六、實踐「慢時尚」,穿得有品味。
我們由簡化衣櫃開始,意思是選擇設計經典、質料耐用、搭配性高的服飾,建立以品質為核心的衣櫥組合。搜尋衣物搭配的靈感—通常包括經典的主打產品,例如簡約的西裝外套、牛仔褲和不易過時的上衣。投資一些質料較好的單件衣物,便能自行配搭出個人穿衣的風格;購買服飾時,不妨到二手店看看,經常會有驚喜!
方式一:選擇數量少、品質高、耐用、永不過時的衣物,可減少丟棄衣物的次數。
方式二:二手購物:舊貨商店和寄售商店都提供各種獨特、價格實惠的服裝。透過購買 二手貨,可延長服裝使用的壽命,並減少對新產品的需求。
方式三:支持道德品牌,優先考慮實踐永續的品牌,例如使用環保材料、確保公平的勞動條件和減少浪費。
環保不是遙不可及的理念,原來它跟我們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息息相關。 趙汝圖(國際基督教自然保育組織A Rocha Canada社區外展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