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上海人」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一篇「上海人」,頗有趣味,它刺激起筆者對上海文化的思考。作者提到:「透過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我們或許能看到一些屬於全民族的歷史課題。」作為觀察,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然而,怎樣看待這個地區文化與民族大文化的關聯呢?今天的意義何在呢?
滬獨特性 中國社會常態
作者在談到上海的特殊性時,主要提出西方文化對上海人的影響,上海人「敢將不久前還十分陌生的新知識吸納進來,並自然而然地匯入人生。」所以他們具有「開通、好學、隨和、機靈,傳統文化也學得會,社會現實也周旋得開」的人格心理,這是對上海人獨特性較為準確的把握。按照筆者的觀察,要補充兩點:一是這種人格性的形成,是和上海周圍的人文環境分不開的──上海地處江浙地區的環繞之中,在歷史上這兩處就是中國文化教育非常發達的地區,老上海的工商業執國中牛耳,實在是和這兩個地區大量工商人材,高素質的產業工人的加入分不開的。二是上海獨特的地理位置,地處中國最富饒的長江流域入海口,使它處於所謂地緣經濟學中的關鍵地帶。
然而,今天上海的獨特性正在迅速成為一種中國社會的常態,一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迅猛,上海在吸收外來文明的地緣優勢相對減少許多;它過去被人譏笑的一些獨特性,已被國人普遍接受,比如:上海「小男人」現象、上海人「各管各」的心理等等。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更使中國內地的人對外面的世界非常瞭解,「崇洋」不亞於上海人。二是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江浙滬地區的教育水平和其他地區正在縮小,各地都能造就、吸引各種層次的人才。
上海文明 幾個心理品格
作者談到上海文明的幾個心理品格:「建築在個體自由基礎上的寬容並存」、「對實際效益的精明估算」、「發端於國際交往歷史的開放型文化追求」。
首先,他觀察這種寬容不是表現為謙讓,而是「各管各」。這的確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心理,因為造物主從一本造出萬族,人和人本來就被造得千差萬別,對於人的自由意志,不同群體的風俗人情、歷史文化,持尊重的態度,應該是順理成章的。可惜中國長期封建社會,加上傳統文化中缺乏被造者平等的觀念,人與人之間等級分明,官本位文化積習難返,人的潛意識中是管與被管的關係,所以當官還是國內學生的首選,都想去管人。
天主教徒 第一個上海人
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談到明代的徐光啟,說「他可算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上海人」。徐光啟在器物層面設計甚廣,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受洗成為一個天主教徒,成為信仰上的先驅者。基督教之信仰核心乃是愛,早期宣教士因著愛上帝、愛靈魂、愛中國人的緣故,在1844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西醫院「上海仁濟醫院」,救死扶傷、推廣西醫和培訓醫學人才;1876年,在上海成立上海格致書院,「為中國近代新制教育之濫觴,更是近代科技教育之先驅」(王爾敏語);在1887成立「同文書會」,即後來的「廣學會」,一在宣傳基督教教義,二在傳播西方文化,藉此幫助中國仿效而自強。故而今日之上海,之中國,不僅應在於保持和生出一種「各管各」之心,更應在信仰上追求一種垂直愛上帝,平行愛世人的心,這才可謂真「海」(High)!
沒有信仰 結不出好果實
關於精明估算,現在中國人都在朝這個方向發展。據說,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皆缺乏做夢,卻精於算計;他們年紀小小,卻知道怎樣做才不吃虧,甚至對愛情婚姻都「拎得蠻清」,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是兩群人的事,所以他們都具有了秋雨先生所說的海派文化特徵。然而,這種精明可能會導致「思想圓鈍」「精神行為的疲庸」。其實,今天的有識者看得很犀利,精明的頭腦如果「沒有心靈的升華,沒有超越性的信仰......都結不出好果實。」(遠志明語)
開放型文化追求,現今已成中國之大勢,再發當年嚴復的滾滾歷史之大勢感慨,已意義不大;連我們未來習總書記的女兒,都在美國接受教育。秋雨先生的思維,還停留於混雜而入和彼此碰撞的理論層面,但中華民族文化的再造,真只有跟隨的份嗎?美國近幾十年「共通的主題就是肉體暴露、性放縱、青春至上、行為不檢、破裂關係、意義虛無、社區解體、暴力及死亡,你會看見一種狹隘的生存視野。」(Richard Keyes) 中華民族一定要良莠不齊地把這種「先鋒」文化開放進來,再走一遍嗎?
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