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洪流
一家在英國創立了九十二年的國際唱片連鎖店HMV,在一月中旬申請破產接管,引來網民一陣討論,大多數都感到惋惜。
小弟曾經光顧在香港九龍尖沙咀的HMV店舖,當時他們非常風光,全座共四層,號稱全港最大的唱片店,要找甚麼樂曲皆一應俱全。記得二零零一年,多倫多的老牌唱片店Sam The Record Man也申請破產保護,其後雖然重整業務,但在二零零七年,他們位於央街的旗艦店,最後也要關門,創辦人在去年九月下旬離世,享年九十二歲。
緬懷過去或集體回憶,唱片(黑膠唱片)和照片(黑白照片)都扮演過重要角色。當卡式錄音帶和光碟CD出現後,遭到不少音樂愛好者批評它們失真,大多數聽眾卻無法分辨。CD 面世不過三十多年,人們已經摒棄CD而改為下載(甚至非法下載)數碼音樂,音樂專業人士也批評數碼音質低劣,但一般聽眾並不理會。這個現象同樣在攝影中出現,膠卷(菲林)一度受到「寶麗來」即影即有相機的威脅,今天這兩款攝影器材與用品,已不被廣用。很多行業,若不革新開拓數碼業務,亦難逃被淘汰及倒閉的厄運。
移民時,買了一部電視錄像兩用機,VHS錄像功能早已失靈,但電視功能仍然完好,美中不足是它並非高清熒幕,最可惜還是從前錄下的回憶片段,已經買不到VHS播錄機重溫,需要把它們轉為數碼光碟,然後儲存在USB記憶盤內。
近年電腦公司興起所謂「雲端」(cloud) 服務,電腦硬件漸漸不需肩負額外記憶儲存功能。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桌面電腦,均可以共同分享同一帳戶的雲端服務,不怕丟掉USB記憶盤而洩漏公司或個人隱私。由一個科技產品到另一個產品,從前要歷時數十載,近年只需一兩年,甚至更短時間。無論你適應與否,數碼洪流都不斷衝擊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習慣。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