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堂
禱告是上帝賜給信徒(或有心尋求者)的權利,因著耶穌為我們的罪而死,拆毀了阻隔人與神之間的牆,我們便可以透過禱告,直接向上帝說話-感謝和祈求。耶穌在世上的時候,不單領門徒到安靜的地方祈禱,同時更以「主禱文」(馬太福音六章九至十三節)教導門徒應當如何禱告。)
只要有牆就有禱文
耶路撒冷橄欖山上的主禱文堂 (Pater Noster Church) 被認為是昔日耶穌教導主禱文的地方。君士坦丁大帝的母親海倫娜 (Helena) 曾派人到聖地考察,找出三個與聖蹟有關的地方,分別建成了伯利恆的主誕堂、耶路撒冷的聖墓堂和橄欖山的升天堂。及後,升天堂遷往他處,1915年在原址重建了一座無頂的羅馬天主教教堂-主禱文堂。
當天踏入主禱文堂,放眼盡是書寫在陶板上的主禱文-教堂內外的牆壁(只要有牆就有主禱文)、庭院,甚至迴廊的盡頭......合共超過150幅主禱文。真無法相信世界上有這麼多的語文-除古老的拉丁文、希伯來文、亞蘭文外,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中文......還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冷門文字,據說有一百種以上,內容都是主禱文。
當不少華人團友找著了中文主禱文牆壁(由中國教會捐贈)時,無不感到興奮親切,除了站在牆壁前面拍照外,更有人用粵語、普通話,甚至客家話、台山話等家鄉話高聲朗讀主禱文,感覺很是特別。在教堂庭院內有一道台階通往洞穴,教會傳統指出,耶穌常把門徒帶到那裡,給他們講論神國的事。今天,教堂內依然經常有祈禱會。
模範禱文句句真誠
《聖經》記載,耶穌禱告完了,門徒請求祂教導他們禱告,於是就有了我們熟悉的模範禱文-主禱文:「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門。」(有說在古卷上,從「因為國度......阿門」是沒有的。)馬太福音6章9至13節乃為登山寶訓的一部份,而另一篇相似的主禱文則記載在路加福音11章2至4節。兩篇禱文雖不完全一樣,但內容卻相若。
細看主禱文的每一句都很有意思,我很寶貴其中一開始時描述的親密關係-「我們在天上的父......」啊!我們就是天父的兒女,那是何等有福,何等恩典,靠著耶穌的寶血,我們就可以親近神。如今,我們不必親臨主禱文堂,也無須帶同牲畜祭物,隨時隨刻都能向神禱告,那必定是天父最樂意聆聽的傾訴。
黃廣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