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讓弒親案常態化
臨床及法證心理學家李成富博士指出,嚴重的家庭暴力事件並非個別的隨機個案,這是個人問題與社會文化土壤互動衍生的現象,且已趨常態化。社會怨氣、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無助感、暴力文化越來越厲害,肇事者認為在困境中尋找回擊對象,藉此取回公道的做法,並沒有甚麼大不了。
「由於好些電影過份渲染和歌頌社團人士,有如梁山泊英雄盜亦有道,沒有是非黑白,只有灰色地帶;這種另類的社會道德和價值觀,減少了道德規範力,也成為社會大氣候的一部份。」李博士以美國槍擊案為例,校園、戲院、醫院等均曾成為兇案現場,說明它們不受時間、城市、環境限制,而且不是獨立個案的特質。同理,弒親案跟槍擊案一樣,正反映出人們不能適應社會變化的現象,而問題只會不斷出現及惡化。
後天因素影響心態
李成富博士認為,人不可能先天有殺害父母的傾向,但跟後天因素如: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有否形成思想行為偏歪、經年累月的親子關係矛盾、社會氣候及文化土壤等不無關係,故不能以單一的心理、精神或社會等角度來解釋弒親案。
家庭關係:家庭是孩子最後的堡壘和避難所,若家庭出現問題,令親子互不信任,甚至彼此憎恨的負面氣候持續不變,悲劇一觸即發。
過早分離:不少父母過早送孩子往外國讀書,選擇自己做「太空人」賺取金錢,孩子則獨自過寄人籬下的生活,因而感到被忽略、被放棄,甚至對父母產生怨懟,親子關係疏離。待他們長大後遇到困難,也不會向父母求助,更甚者,可能產生報復心理。
期望落差:父母過份遷就子女,造成溺愛,令他們對自己沒有要求,卻不斷苛索父母。好些年輕人會指責父母,當他們年幼時,向他們施加很多有違個人意願、興趣和志向的要求,而自己想做的卻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子女推卸責任之餘,還要父母作出補償。另一方面,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家長因「恨鐵不成鋼」,不滿的情緒越趨高漲,使在困境中的青年人壓力更大。當彼此的期望出現落差時,磨擦衝突必然升溫。
社會怨氣:現今經濟不景,即使是大學生,如果缺乏專門的技能,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收入也未必足夠維持生活,成家立室更是遙遙無期。因此影響他們的自信心,自覺社會地位低、沒機會打破困局,令挫敗感和沮喪感倍增。
計算錯誤造成命案
李成富博士表示,大部份弒親案絕非事前經過周詳的計劃,而是計算失誤的後果;至於有同黨當「幫兇」,也是年輕人互相影響和認同的結果而已。「這幫人的背景大多相同,互相認同、惺惺相惜、心意相通、視對方為兄弟,又如戀人般有默契。他們不是一開始便計劃殺人,可能是一方純粹想懲戒或威脅父母順從己意,另一方推波助瀾,事成後利益均分等。怎料,當兩人聯起陣線後,場面更難控制,計算錯誤、出錯的情況更多,例如箍著頸項的力度過猛,直至對方動也不動,才知道錯手殺人......」
出事後如何解決困局,乃視乎個人的能力。李博士坦言:「若進入當事人的心態,大部份的人理應是驚慌不已,難以冷靜地處理問題。他們為了『急就章』,每每採取最方便的方法,如切割屍體以便儲藏,或把屍體拋下海,以為沒有人知道......這些做法顯示他們手法拙劣,根本不是職業殺手所為。」
好些疑兇事後透過臉書(Facebook)、電視等媒介上演感人的「尋親記」,這個「賊喊捉賊」的舉動,李博士解釋是罪犯中頗常見的「迷離」(dissociation)現象-由於他們的壓力和焦慮太大,以致甚麼也做不到,只好把自己抽離現實,麻痹自己成為「局外人」,從而減低痛苦、壓力、被懲罰的恐懼、罪惡感,那是一種面對危機的心理自衛方法。
解決問題不會太遲
李博士提醒家長,孩子心理有問題是有跡可尋的,例如:孤立自己、不願意出席家庭活動、沉默、不表達自己的感受、生活習慣改變、沉溺上網或漫畫等虛擬世界、朋友越來越少、忽略儀容等,都是家長該留意的警號。李博士列出這群人的特徵:「自我隔絕社會,與家人及外界疏離......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自尊低落,久而久之,容易衍生孤僻性情、憤世嫉俗,將自己的問題歸咎外人,越來越跟現實脫節、寂寞、恐懼,形成極端自衛心態,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見,繼而產生嚴重情緒及心理困擾。」
解決問題永不言遲,雖然孩子年紀越大,問題越難突破,但卻不是沒有可能的。父母需要找機會修補關係,彼此敞開心懷,講出自己的感受,跟孩子真誠對話,切忌一開口便責罵。家長不妨打破一貫「說話、對談」的傳統溝通思維和做法,以孩子的需要為起點,以字條、心意卡、短訊等彈性並多元化的溝通方法關心子女。要是一次、兩次、多次的心聲沒有回應,家長也要持之以恆,不用灰心,因為總有一天孩子會有回應,對父母表達自己逼切的需要。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預防勝於治療」。李博士認為,父母應從孩子年幼便建立親密、信任、尊重、負責的關係,以及開放共同交流的園地(一同用膳、旅行、活動......)給予孩子開心的回憶和良性的經歷。日後他們踏入暴風少年期,仍然記得童年美好的片段,信任父母,當他們遇到問題時,自會在關係中尋求協助。
芷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