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婚後與父母關係轉淡
古小姐:
兒子自小很愛我們,彼此溝通無間,互相關心。但他在結婚後,不知怎的整個人改變了,跟我們不再親近,連話也不多;媳婦與我們亦沒甚麼聯繫,關係淡如白開水。就算我們採取主動邀約見面,他倆都推說太忙而拒見。我和丈夫感到很失落又失望,自問對他們很不錯,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有甚麼辦法扭轉現狀嗎? 姜女士
姜女士:
謝謝來信。婚前的兒子與你們關係親密,婚後的兒子與你倆的關係卻顯得淡薄,致令你夫婦感到失落和失望,卻不知因由何在,想必忐忑不安。欲扭轉狀況,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洞悉關係的流動,重新組合和迎接更新融合的家庭關係。
(一)認識你們及兒媳處身於不同的家庭及人生發展階段。你夫婦倆及兒媳皆進入倫理關係的「離」的家庭發展階段;正如聖經所說:「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父母的「離」,是表示你倆已完成父母責任,將兒子養大成人,獨立自主,可放手讓他負責自己的人生,開創自己的世界及幸福。兒子的「離」,顯示他已長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既已成人,就在心智、情感、經濟、責任、人際等方面不再依附父母,要為自己的自由和選擇負責。
(二)認知與重組兩代間的親密界線。所講的認知不單是在知識、資料及分析上,更是對兩代人在思想、情感、心態、慾求、行為、限度等方面,有所感知和覺察其中的互動及轉變;設立界線的功用,就是在於感知到彼此在這些方面的轉變而為自己設限(而不是在別人身上),以便彼此的愛能在尊重、自由、保護的安全心理空間中滋長,從而能再度建立讓彼此感到舒適的親密。例如你若對兒子說:「自你結婚後,就不再如以前那樣親近爸媽,難道有了妻子,便不需要父母了?夫婦兩人又常說忙碌,到底有沒有正常吃飯?真叫我和你爸擔心和牽掛。不如逢星期六晚回來吃飯,讓我給你們滋補一下,也借此可見到你們。」如此,是將界線設在兒媳身上,容易令他們感到生活、空間及自由受到支配,還存有背後的信息,好像他們需為你倆的牽掛、不安負責,難免引起抗拒或逃避的反應。反過來說,如果將界線設在自己身上,例如可以這樣表露:「自你結婚後,父母一方面感到責任完成而安慰,亦為你倆開心,但另一方面家中少了一個人,一下子顯得冷清。回想我們過往一起生活親密而愉快的時光,還是感到幸福,相信我們只是需要些時間去適應。只想你知道無論你多大,父母對你的愛及關心是不變的,其實,現在家裡多了一個我們可以去愛的人你的妻子、我們的媳婦。十分希望我們一家人能保持聯繫,能經常一起晚膳相聚。知道你倆忙碌,就按你們方便的時間安排吧,再通知我們好了。」這樣,一方面真情流露你們所感、所想及所需,卻容許他們有選擇的空間,尊重他們有獨立自主權。以上例子只供你參考反思。
(三)扭轉局勢,擴張生命境界。「離開父母」不是說兒子成家立室之後,便與父母斷絕關係,亦不是說他不再愛父母,只是他已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現又藉婚姻與妻子聯合組織新的家庭,需要更多的心思和時間去培育和適應;而你與丈夫亦再回復二人世界,可將焦點從兒子的身上,重新放在你倆的關係上,可多滋養與享受二人世界,又可擴張生命與生活的境界,不論在人際關係、生活情趣、新知學問、社會貢獻、心靈關顧等層面多方發展,讓生活更多姿多彩。
其實,家庭關係是個不停地轉動變更的系統,家庭成員在這轉動帶來的矛盾和調適中一起轉化成長,達至共融和諧,這是幸福家庭必經之路。你們只要記住,自己養育兒子成人,能獨立成家,就是你們的大成就,值得自豪。眺望未來又可有孫兒承歡膝下,可帶來更多的歡樂和動感人生。對未來,祝願你倆能開闊心靈,邁步精彩人生。
古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