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種族中心主義」
現任華諮處行政總監譚黃梅初女士,曾為加拿大聯邦機構種族及社區關係基金會首任執行總裁,也是前安大略省刑事司法系統種族主義調查特派專員。因此,她對種族等問題均有獨到的見解。她指出,大家千萬不要抱有「種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c)的想法─對事物總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動輒以自己的文化、習慣等為依歸,認定自己較其他族裔優越。其實,每個民族各有優點和缺點,大家應當互相學習、欣賞,才能促進種族和諧。
摒棄典型固定形象
好些外國人看華人,仍然停留在上世紀對華工的印象-骯髒不堪,只適合幹粗重、危險及低下的工作;當年,甚至有國會議員認為,華人並不適合在加國生存。這些偏差觀念的形成,跟金錢、社會地位、權力等不無關係,不少主流人士更感到自己「高人一等」,所以常有看扁其他族裔之嫌。
一項由加拿大聯邦機構種族及社區關係基金會(Canadian Race Relations Foundation)所做的學術研究發現,主流報章通常會把黑人疑犯的照片刊出,但對白人犯事者的族裔則隻字不提。這種做法會誤導讀者,讓他們以為壞人多屬可辨識的少數族裔,可見大眾媒體也可以是散播偏見或製造族裔歧視的源頭。其他研究亦指出,警察較多截查黑人司機的車輛,這是負面的「典型固定形象」(stereotype);而華人被截查的次數則較白人還要低,原因可能是華人給主流人士的印象良好,不似會隨便惹事生亂。這結果看來對華裔的評價是正面的,但其實仍意味著存在偏頗的觀念。
那些所謂正面的「典型固定形象」,亦出現於各族裔之中。例如,許多加拿大人認為華裔學童精於數學,因此他們不需要數學輔導,甚至有時會令老師向學生提議,不要選修純藝術或跟數學不相干的學科,此舉不但埋沒了他們在其他領域上發揮天份的機會,也局限他們職業上的選擇。因此,不應該對任何種族冠以「典型固定形象」。
衝破隔膜彼此溝通
「膚淺」(skin deep)一詞真的非常有意思,顧名思義指,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而缺乏深入的瞭解。我們對多元族裔的同學、同事、鄰居等人,也不應單單留在「膚色」這「淺薄」的層面上。除了膚色有別外,每個族裔的人都是平等的,同樣渴望有穩定的工作和溫暖的家庭。
華人通常較為含蓄,可能是基於語言的障礙,而害怕跟他人交往。在此鼓勵同胞們,應突破自我的框框,踏出個人的「舒適地帶」,多主動跟別人交流,積極參與其他族裔的活動,藉以加深彼此瞭解,衝破隔膜,建立良好互信的溝通橋樑。
研究表示,多結識鄰舍及參與社區活動,會增進對社區的歸屬感。不要身軀移居加國,心卻留在原居地,應好好享用加國提供給國民的一切資源,並從不同族裔的人身上學習,豐富自己的生活。
華裔是主流一部份
加國由不同的族裔群體組成,其實華裔移民也是主流社會的一部份,因此,別存著「過客」的心態過活,不單要投入社區活動、關心其他的少數族裔,兼且要對不公平的事情表態。昔日加國徵收華裔人頭稅、二戰時拘留日裔等行為,大家應該引以為鑑,若然抱著「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的自保自私態度,難保歷史不會重演。況且,許多的加國華人在本國出生,甚至已是第三、四代的華僑。
善用多元文化優勢
加國的大城市如多倫多和溫哥華,是全球最多元文化的地方之一,我們根本不用飛往其他國家,就能親身感受各國的風土人情,這是國民享有的優勢。如多倫多的夏日時分,往往有一連串慶祝多元文化(意大利、希臘、南亞等)的節日,這些活動提供機會給市民認識其他種族的文化、傳統,包括食物,有助促進族裔間和諧共處。
實踐禮儀之邦美譽
雖然華人常以中國5000年的悠久文化而深表自豪,不過,好些生活細節仍有待改善,特別是加人有些社交和文化習慣跟華人不同,我們需要小心留意。例如,出席某些場合(如音樂會)前,盡量不要進食大蒜等重味道的東西,或煮食後應先洗澡才出門,以免氣味令他人呼吸不適、感覺厭惡,這是公眾社交禮儀需知。如廁後,該把洗手盆沾上水漬的地方抹乾、抹手紙要扔進廢紙箱,切忌缺乏公德心,為了方便自己,漠視其他使用衛生間的人的感受。在公眾地方(如電梯)大聲喧嘩,也是令人不悅及不被接受的行為。這些生活小節看似微不足道,但重複發生的話,只會招致垢病及負面的形像。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希望同胞們好好珍惜及實踐這個美譽。
誠如《聖經》所言,「至於會眾,你們和同居的外人都歸一例,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在耶和華面前你們怎樣,寄居的也要怎樣。你們並與你們同居的外人,當有一樣的條例,一樣的典章。」(民數記15:15-16)本地人及來自異國他鄉的人同樣要遵守當地的法例,及融入社會。然而在基督裡,其實沒有「種族」之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拉太書3:28)
惠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