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家庭
在華人傳統觀念中,後代是生命的延續,承載著家庭的發展和希望,孩子能否出人頭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家庭的重心和未來。為此,一種新的家庭生活形態-陪讀家庭因應出現。近年在中國,這種生活方式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快傳播,從農村到鄉鎮,從鄉鎮到城區、省府、京都,一直伸展到海外。
留學移民 難以兩全
海外的陪讀家庭,乃來自一心為子女教育而移民的群體,加拿大有不少這樣的家庭。
來自中國北方的孟毓一家,決定移民的初衷,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在他心中一直在想,畢竟,就這麼一個孩子,作父母的若能為他鋪好前途,他的人生路就能走得暢順,所以,總想著怎樣給他一個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孟毓說:「申請移民時,透過不同媒體及身邊朋友提供的資料,對加國生活已有了一點認識和瞭解,同時也很清楚,以我當下的狀況,很難在加國找到與國內相若的工作,因此,很早就有了共識-太太陪兒子在這邊讀書,我仍留在國內掙錢。 」
之前,他們曾就全家移民、還是單送孩子出國留學的決定有過一番掙扎-留學學費高昂但容易獲批,且不用把整個家庭連根拔起,問題是起碼高中以後,才放心讓孩子獨自出國求學;移民則有安居的意味,孩子可以早點起步,媽媽陪伴在側,一家的心肯定更穩、更踏實,可是申請移民比較費時、且不知道能否成功......兩種選擇,各有得失,難以兩全。
教育移民 最大糾結
這些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的家庭,內心難免糾結-若將整個家庭遷徙過來,究竟能否適應新的生活形態?一旦無法投入本國職場時,經濟壓力豈不大增?未來生活必然彷徨。
對投資移民的生意人來說,在國內事業早已上了軌道,賺錢有信心、有把握;但到了這邊,哪怕以前是能呼風喚雨的老闆,也未必能夠在此開拓另一番事業!
更多的技術移民已步入中年,能有勇氣放下國內積累多年的事業,重新投入一個毫無把握的全新領域?會否甘心以新人之姿走入職場?心理關口過得了嗎?更大的挑戰,是在過度期能否有足夠資金維持生計?
面對種種未知的將來,更多的家庭選擇了一種似乎可行性較大的生活模式-媽媽留加陪讀,家主留在國內工作,此舉不僅解決了經濟問題,更留有後路-倘若不喜歡、不習慣加式生活,陪讀幾年後,再拉隊返回原居地或兩地來回。
分居兩地 關係破壞
從經濟、從效益等現實角度來盤算,這似乎是兩全其美的決定,但家庭的根本-夫妻關係卻被遺忘了!夫妻分居兩地,家庭必然被破壞。
現代社會對家庭關係的廣義,包括了夫妻、親子、兄弟姊妹、婆媳、妯娌、祖孫、姑嫂、叔侄等關係;然而,無論從人類學研究,還是社會學探索,都不約而同指出,夫妻關係排在首位,任何其他家庭成員的關係超越了優先的夫妻關係,必然會引發出家庭關係的失和及破裂,甚或發生家庭悲劇。
可惜,眼見在上述那些為子女教育而移民的家庭當中,為了下一代、為了陪讀而夫婦被逼分開、家庭的第一關係被破壞之後,家,恐怕再難以成家了。
言琛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