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必須的礦物質鈣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一種礦物質,約佔人體重量的1.5%~2.0%,其中99%存在於骨骼和牙齒之中;另外1%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與骨鈣保持著平衡狀態。鈣與鎂、鉀、鈉等離子保持一定的比例,使神經、肌肉保持正常的反應。鈣可以調節心臟搏動、保持心臟連續交替地收縮和舒張、維持肌肉的收縮和神經的傳遞、刺激血小板,促使傷口上的血液凝結。
充分吸收鈣的要點
* 乳製品不要過度加熱,以免破壞營養素。
* 巧克力、汽水、太甜的食物以及煙、酒、咖啡,都會影響鈣的吸收。
* 蔬菜中的纖維質、草酸及植酸均會減低人體對鈣的吸收,應該適量攝取纖維。
* 烹調排骨或骨類食物,可適量地加一點醋,使骨中的鈣能更完整地釋出,這樣,我們便更容易吸收骨中的鈣。
* 多吃鈣質含量較多的食物,例如:小魚乾、豆腐、沙丁魚、魩仔魚、蝦米、黑(白)芝麻、綠葉蔬菜、大豆、豆乾、豆製品、堅果和食用菌藻類。
* 若攝取過多高蛋白質飲食,反而會造成尿鈣流失,飲食應該均衡。
* 鈣與鎂應該並用,比率應為2:1。
影響吸收鈣的因素
˙ 鈣攝入量多少,與腸鈣吸收率之間有一定相關關係。一般來説,隨著膳食中鈣攝入量的增加,腸道吸收鈣離子的量也相應增加,但由於腸道吸收的過程會呈現飽和,所以在每天飲食中攝取過量鈣的話,腸道吸收鈣離子的量也會緩慢下來。
˙ 膳食中鈣與磷含量之比值要適當。鈣的吸收有賴於合理的腸道鈣和磷比值,所以攝入適量的磷對鈣的吸收非常重要。
˙ 胃腸道的生理狀態,對腸鈣吸收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通過飲食攝取的鈣,首先會受胃腸功能的影響-由於胃酸有溶解鈣鹽的功能,胃酸分泌的濃度和數量,對鈣的吸收產生直接影響;如果胃酸分泌不足,會影響到食物中鈣離子的分解,直接阻礙鈣的消化吸收。此外,如果膳食內脂肪太低,膽汁分泌不足,可能延緩外源性維生素D的吸收,以及脂肪被完全消化的時間,造成脂肪酸與鈣形成一種不易被腸道吸收的難溶性鈣皂,從而減低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 食物中的草酸和植酸等均可與鈣離子結合,形成不溶解的鈣鹽而減少鈣的吸收;還有一般的食鹽,如鈉鹽和磷酸鹽,以及維生素、抗生素、抗癲癇藥、利尿劑等藥物,也能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體內的激素,如甲狀腺旁素、降鈣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等,對腸道中鈣的吸收都有明顯的影響。
鈣在人體內的吸收
˙ 第一步必須有胃酸,才能將鈣劑分解成為鈣離子,使之在小腸中吸收。
˙ 小腸內要有足夠的維生素D才能吸收,維生素D也會控制副甲狀腺不致於過度分泌,以免減少骨鈣;另外,還會促進腎臟對於鈣離子的再吸收,以減少鈣離子從尿液中流失。
˙ 植物鈣吸收較佳,含植物鈣食物如:豆腐、豆乾、黑芝麻、海帶、紫菜、九層塔、甘藍菜(kale)、莧菜、金針、高麗菜等。天然鈣不論取材自牡礪殼、牛骨、珍珠貝或其他來源,基本上都是碳酸鈣;天然鈣來源以動物為主,通常含磷量高,而人體最佳的鈣、磷比例應為 2:1,如果磷太多的話,會剌激副甲狀腺素的分泌,而流失骨鈣。
結石非鈣過多引起
經常聽到有人說,攝取過多的鈣會引起結石,這是很大的誤解。的確,分析結石時,其中含有若干的鈣成份;事實上,結石的主要成份為膽固醇(cholesterol)。結石是因為缺乏鈣質,並在酸性血液情況下由膽固醇固化而成,如果血液有鈣離子就會傾於鹼性,反而能溶解結石。因此,為了避免在腎臟、膀胱造成結石,攝取鈣離子是非常重要的。
攝取離子型「鈣」或含多量鈣的食物,例如:海藻類的裙帶菜、昆布等,吃多了也不會發生鈣過剩症,但若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取鈣劑時,就須考慮過剩的問題了。
林李瓊芷(加拿大註冊整全營養師R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