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殺的警示
當世界各地接二連三發生大屠殺慘案,人們在餘震中不禁錯愕地問,是甚麼原因驅使這些年輕人隨機向陌生人下毒手?是心理問題?家庭教育?還是其他原因所致?4月15日,加國一名15歲青少年,於利載拿市中心的購物商場,用刀剌傷4名途人。同日,卡加里一名大學生在私人派對中刺死5人。5月下旬,臺灣和美國分別發生兩宗年輕人大屠殺事件。6月初,一名24歲年輕男子,在海洋省份一個和平寧靜的小鎮蒙克頓(Mocton)行兇,分別槍殺了3名警察、槍傷2名警察,被控三項一級謀殺及兩項意圖謀殺罪。本國三名兇嫌的行兇動機至今仍然不明。
臺北車廂喋血事件
5月21日,臺北捷運發生首宗車廂喋血事件,21歲兇嫌鄭捷的暴行造成4死24傷。他向警方表示,殺人後感覺良好;他拒絕向無辜被殺者道歉,還承認長期習武健身,就是為了殺更多人。
鄭父指出,除上學外,鄭捷大部份時間留在家中,沒有社交生活,也沒有女朋友,平日唯一嗜好是打格鬥類的電玩。
鄭捷向檢方坦言,從國小便有殺人的念頭,尤其討厭某些人,常常因為一些恨意,便有殺人的意圖。他供稱家境富裕,但感到人生空虛,覺得未來還要吃飯、賺錢很辛苦,由於沒有勇氣自殺,於是在捷運進行屠殺,希望藉此接受死刑。
警方從鄭捷的大學宿舍扣查的筆記本電腦發現,在他撰寫十多篇的文章中,提及國小單戀的痛苦過程,由愛生恨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事隔多年仍無法釋懷。他在犯案前一個月寫下「懲罰世界的人民,要在電車上殺人」等字句。
美國憤青連殺九人
5月23日,22歲的艾略特‧羅傑(Elliot Rodger)在寓所用刀剌殺3人,晚上駕車在美國聖塔巴巴拉加大(UCSB)校園附近用槍隨機射殺途人,射傷13人及擊斃6人後,吞槍自盡。
據報道,羅傑出身優越,父親是荷里活導演,母親是馬來西亞籍人士,擁有快樂的童年,因父母離婚而開始情緒不穩。此外,他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
在悲劇發生前,他電郵長達141頁的個人陳述「我的扭曲世界」給父母和治療師,在YouTube上傳了好幾段視頻-身為處男,沒有漂亮女孩垂青等投訴。根據他的陳述,是次屠殺是經過長時間策劃,他的精神狀態和孤獨感在青春期間越趨惡化,生命充滿悲哀、憤怒、怨恨。他表示,自己孑然一身,不能享有大專生該擁有的性和歡樂等經驗,非常寂寞和痛苦......他不知道為何女性對他缺乏吸引力,但會為此而懲罰她們。他形容女性對他的冷漠,是「不公平」和「罪惡」之舉,又指責女性令他終生痛苦,因此也要讓她們痛苦。
行兇者通常是男性
當世界各地接二連三發生大屠殺慘案,人們在餘震中不禁錯愕地問,是甚麼原因驅使這些年輕人隨機向陌生人下毒手?是心理問題?家庭教育?還是其他原因?
多年來,研究員嘗試解釋以上的問題,雖然有些頭緒,但鑒於每宗案件的背後原因極其複雜,因此仍未能歸納出清晰的結論來。根據以往的案件,研究員發現多數的肇事者為男性,他們通常是孤獨一人,沒有甚麼朋友,感到抑鬱、憤怒、被世界遺忘和羞辱。據美國著名法醫精神病學家迪茨(Dr. Park Dietz)表示,獨自行動的行兇者,一般具有兩個關鍵的特徵-他們的悲傷和抑鬱達到想尋死的程度,並因個人的憤怒和偏執,而將自己的痛苦和不幸歸咎於他人。
詳細計劃的大屠殺
大屠殺行兇者是精神病人的情況甚為罕有。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法醫精神病學家威爾納(Michael Welner)稱,他們將男性的陽剛氣跟毀滅連結-行兇前已有詳盡的計劃,卻沒有「逃脫」這部份,跟自殺無異,通常在事後會自殺或強迫警察殺死他們。故此,警察只能透過兇手的遺書,或遺留下來的實物去瞭解或推測其犯罪動機。兇手對陌生人開火,也是極不尋常的表現。據犯罪學家分析,他們選擇性地挑選受害者的可能性較高。若兇徒對屠殺對象越是隨機,他們是精神病患者的可能性則越大。
正視憤怒管理問題
不少隨機屠殺的涉案者均有情緒問題,令人不其然把他們的暴行歸咎於精神病,甚至有人提議,禁止精神病患者購買武器,卻容許其他人武裝來保護自己,這些論調基本上歪曲了真正的危險所在。美國心理學家海耶斯(Laura L. Hayes)指出,暴力並非精神病的產物,或者一個正常人突然失常而犯罪。反之,暴行源於有暴力傾向的人,就是那些缺乏憤怒管理(anger management)技能的人。若果將暴行的源由籠統以精神問題來解釋的話,只會增加人們對精神病患者的誤解,更忽略了一個充斥著憤怒文化所帶來的廣泛問題-它涵括的不單是大屠殺,還有強暴、路霸、突襲和搶劫等暴力。
重新省思檢討教育
臺灣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瘋狂殺人案件令人難以置信,對被害人、家屬,以至社會都是一大衝擊,在痛定思痛中,社區、鄰里、家庭及教育部,應該重新省思和檢討教育孩子的方針。須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也是充滿失敗挫折,成功卻是少之又少。若我們沒有教導孩子抗逆能力,讓挫敗的負能量不斷累積,便逐漸形成反社會的性格。故此,他希望家庭、教育及社會等省思-僅僅教育孩子如何成功,卻缺乏面對失敗的教育主旨是否足夠?
黎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