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會家庭發出兩大警號
近期發生的年輕人屠殺事件,除了讓人深感哀傷悲嘆外,更對家庭、社會,及世界發出警號-喚醒大家正視整全身心靈培育的重要性。
大屠殺反映問題
臺灣的鄭捷及美國的艾略特˙羅傑(Elliot Rodger)皆來自富裕家庭,但卻缺乏社交生活,內心感到孤獨、哀傷、憤怒,最後更大肆屠殺、殘害無辜,並以破壞性的行為來表示對愛的渴求,反映出親子互動、個人性格、與他人相處,以及價值觀等好幾方面的問題。
為人父母者不妨反省,在教育子女方面可有適當的藍圖?可明白他們身心靈的真正需要?可有關心他們性格的發展?從鄭捷和艾略特˙羅傑的例子可見,為孩子提供優越的外在條件並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培育他們擁有健全的身心靈,塑造正面的自我觀、人際觀、人生觀、人生方向和人格理想-諸如仁愛、忠貞、孝義、誠信、結交益友、造福人群、貢獻國家等立身處世的做人道理。
潮流文化的衝擊
父母不可忽略潮流文化對子女的衝擊。現代人強調自我中心及個人感受,高舉自我滿足,得不到的話便會用盡一切辦法,哪怕損人不利己仍要爭取,並且認為是合情合理的;更危險的是,把人生物質化、商品化,甚至是動物化,視性等同歡樂、男歡女愛跟幸福的定義及人生價值掛鉤,若是遇上失戀或缺乏異性垂青,立即彷如掉落悲慘世界......要是父母不及時糾正這些扭曲的價值觀,對孩子的個人成長並人格發展,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按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放射學教授及主席馬修斯醫生(Dr. Vincent P. Matthews)與其團隊及其他類同的研究發現,只要在一星期內玩十小時的暴力電玩,就會影響大腦管理思想和情感部份的操作,令人的記憶力及注意力下降,情感敏感度減低,影響決定及行事功能。另有研究顯示,曾有年輕人盲目模仿暴力電影情節,按著箇中細節部署殺人。因此,家長應該引導子女選擇有益身心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以免對孩子有損。
著重身心靈整全
身心靈整全的人格,包括德、智、體、群、美、靈的培育。以往的德育著重社交禮儀,尊師重道、尊重他人、珍視生命等美德。可惜時至今日,無論是家長或學校大多專注學業成績和智力發展,過分強調自由,忽略教導孩子們分辨是非、分析利害關係的能力,形成失衡狀態。
父母的婚姻關係是家庭的基礎,對孩子成長影響深遠。在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下,自孩子年幼時,可按著他們的年齡和階段,幫助他們學習情感、思想、人際關係各方面的正常發展,好像如何合宜地說「不」、接納自己和他人、付出和接受、負責任、處理不如意事情的技巧等。
舉例說,孩子想向他人借玩具,家長可趁機教導他們有借有還,及正確的社交互動技巧。要是孩子事後不願意歸還玩具,大吵大鬧撒野,甚至出手打人,家長需立刻指出其錯誤的行為,鼓勵子女以言語表達感受、解決問題。重點是,抓緊機會作情感的培育,以及認知他人的情感或感受。
定立健康的界線
在親子互動過程中,父母必須定立健康的情感和心理界線,讓子女在規範中享有自由(freedom within limit)。可惜,不少父母卻偏向兩極化-一極是權威型:父母是「一言堂」,子女只能按著他們的期望而活,不能流露個人獨立自主的言行;一極是放縱型:父母讓子女自由發展、隨心所欲,養成染上「王子病」、「公主病」的下一代,當他們的需要不被滿足時,便肆意發洩不高興的情緒,完全漠視他人的感受。
透過親子溝通,父母明白並提供子女渴望被人認知、接納、愛等心靈需要。同時,亦要留心孩子的身心靈發展,尤其是一些不易為人察覺的隱藏性情緒。相信鄭捷和艾略特˙羅傑的內心,長期累積了許多極端負面或消極的情緒,誤以為世界對他們有所虧欠,並以受害者的角色殺人作為報復。當然父母本身的情緒健康,在子女成長期間的同在或缺席,對子女的情緒健康有著莫大的影響。因此,要是家長擔心孩子某些表現,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的話,不妨尋求有關的知識、諮詢及專業輔導或治療的幫助,與子女一同成長。
作為父母,能給子女的最大恩惠,莫如愛與時間,讓子女能得著身份價值的確認、自重又尊重權威的認知、欣賞和信任的肯定。作為親友、鄰舍,如果對別人多一點關愛、瞭解、接納,給他們幽暗的心靈多注入溫暖和陽光,相信可大大減少如鄭捷和艾略特˙羅傑等悲劇的發生。
資料提供:古潔明(資深婚姻家庭治療師及督導) 整理:惠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