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細觀六大城市 走勢穩中有變
加拿大樓價在過去5年急劇攀升,雖然去年10月到11月的全國重售(re-sales)單戶房屋的房價指數,在連續61個月上揚後輕微下跌0.3%;但是,縱觀華人聚居的幾大城市,特別是溫哥華和多倫多的樓價,預計在2015年仍會呈現穩定上升之勢。
影響樓價的2大因素
低息政策
按揭利率,向來是影響樓市的主要因素之一。過去幾年,雖然頻頻傳出加息的風聲,但基於整體經濟環境,仍尚未有足夠的助燃劑來點燃這個行動,目前還看不到存在大幅加息的條件,相信美國聯儲局和加拿大中央銀行會控制加息的幅度。同時,2015是加拿大大選年,無論政局如何,估計大幅加息的機會不大。更重要的是,人們對傳聞已久的加息或許早已消化,加上消費者信心指數強勁,就算利息輕微上升,也不會嚴重影響買家的信心。
求過於供
在某些城市,特别是優質地段和接近市中心的地區,由於可建屋的土地越來越少,而置業人士,包括首次置業者、換樓的用家、新移民、房地產的投資者卻越來越多,結果便出現求過於供的現象。儘管銀行貸款收緊、房價不斷上漲,但不少手持資金的投資者,仍視房地產為有回報保障的投資市場,樂於將資金注入,令樓價升勢不止。
華人聚居的6大城市
多倫多:勢頭強勁
多倫多的房地產市場需求甚殷,加上失業率偏低,預期今年至少有4-5%的升幅。特別是獨立屋、半獨立屋及鎮屋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去年雖然成交量減少,但成交價卻上升了8.7%,創下平均獨立屋屋價$951,746(多倫多市)的新高,而半獨立屋為$678,937,上升5.4%,可見多倫多的樓市仍然興旺,預計未來兩年的前景也非常樂觀。
*樓房需求大
多倫多房地產市場預計在今年繼續強勢上升,除了外來資金流入及中港人士回流的因素外,新移民家庭和本地居民的需求也是有增無減,因此,大大帶動了購置和租務市場。
以年輕一族為例,本地西人家庭的子女,大多在投身社會後,仍需清還學費貸款(OSAP),因此難有能力去支付首期;但為了配合上班方便,他們或會花上三分一的收入在市中心租房自住。不斷湧入的新移民,也是主要的租户。去年,多倫多有幾百個柏文公寓推出,空置率只在1.2-1.9之間,某些區域(市中心區)更為零。華人一般重視買樓置業,因此不少華人父母為子女支付首期或資助買樓。現時大多倫多有近60萬華人,若有20%的家庭這樣做,需求已經相當驚人;另外還有首次買屋的家庭,以及以房地產作為長遠投資的海內∕外國民。樓房需求之大,顯而易見。
*建房土地少
在城市發展、人口膨脹的同時,能用的土地卻日益減少。以多倫多北面為例,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屬於濕地,不能用來蓋建房屋,因此,可發展的土地就變得更加有價。加上政府向建築及土地發展商徵收的費用項目越來越多,自然亦會轉嫁到房價之上。地價和建築成本不斷上漲,屋價又豈有不升之理?
渥太華:屋價平穩
相對其他城市,渥京的生活形態比較靜;同樣地,由於沒有外來資金和人口輸入,地產市道相當平穩,屋價升跌不大。雖然,渥太華有新公寓在興建中,但有部分是為了取代老舊的公寓而拆毀重建,並不代表市場需求增加。
滿地可:發展市中心
滿地可的房地產市場向來不大活躍,不過,現任政府放鬆了市中心樓層高度的管制,因此該區大部分的停車場已被收購,估計會帶來商機。公寓的平均價為每平方呎$400-$500,算不上很便宜,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大。
溫哥華:地產蓬勃
作為財富的匯聚地,溫哥華向來備受華人青睞;特別是與中國幾大城市的直航班機增加後,大大改變了過去越洋置業的生態-從北京來溫哥華只需9小時,買家大可利用周末實地考察,投資決策已非想像中複雜。而加元疲弱,無形中令樓房相對超值,加上目前需要外流的中國資金增加,所以,這批有財力和實力的投資者就成了地產大豪客,他們對西溫地區、200萬以下的獨立屋尤其感興趣,所以時有供不應求的情況出現。目前,香港有30多萬人擁有加拿大護照,近期受當地政治氣候影響,估計打算回流的家庭數目將有所增加,現時香港樓價高得驚人,溫哥華的房價顯得仍算便宜。在這情況下、屋價極可能被搶高。2013年溫哥華的房屋中位價為78.6萬,2014年已升至83.8萬,預測今年將高達86.4萬,房價上升3-4%。然而,在過去一年,柏文公寓的整體出租情況不大理想,令一心賺取租金作投資回報的買家卻步,因而估計公寓價格不會上漲。
卡加里:仍有潛力
過去,石油能源帶動了整個卡加里的經濟市場,包括房地產-新建房屋的數量很多,貨源充足,平均屋價約為40多萬。由於卡加里的經濟支柱單一,深受油價下跌影響,導致失業率上升,需求減少,樓價自然應聲下跌。不過,作為一個能源城市,加上油價下跌可能是短暫現象,卡加里仍有很大的擴展空間,投資者不妨在市道欠佳時,將座落在地點較差的物業賣掉,換到較好的地區
愛明頓:存在風險
愛明頓的樓價向來合理,預計今年和去年不會有太大差別;但是跟卡加里一樣,愛明頓的消費偏高,工作存在不穩定的風險,倘若其他省份的人打算移居或前往工作,應先審慎地作多方考慮。
資料提供:李志雲(天源地產公司總裁) 整理: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