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平衡預算是否金科玉律?
聯邦和安省政府同在4月底,公布下一年財政年度預算。市民大都希望政府減稅之餘,又增加福利,可惜針無兩頭利,所以整體而言,達至平衡預算是近年的大方向,特別是金融風暴後,政府財政赤字更被妖魔化。大部分評論都認為,財赤是導致歐洲債務危機的罪魁禍首,於是滅赤就成了金科玉律,現任哈珀政府能在任內做到平衡預算,自然成為今年聯邦財政預算的亮點之一。
審慎理財避免赤字
究竟何謂審慎理財?對普羅大眾來說,這代表量入為出,若然長年累月都入不敷支,只能依賴借貸和信用卡去支持消費,債務定必如雪球般愈滾愈大,最終只會破產收場。筆者贊成同樣的道理可應用在政府的理財原則上,假如一個國家長期面對赤字,必須要小心研究這是否結構性問題,如果是結構性赤字,政府必定要大刀闊斧推行改革,擴大稅基,絕不能心存僥倖,以為經濟好轉就可以解決問題;情形一如今天日本所面對的挑戰,雖然明知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但為了長遠解決因人口老化而帶來的結構性赤字,惟有提高銷售稅率來增加稅收。
一個國家無論底子有多厚,都不能長期依賴發行債券去應付結構性赤字;赤字可以是暫時性,但要是面對經濟下滑,政府稅收減少而出現周期性赤字,那麼政府應如何應對?面對經濟不景氣,政府應該收緊開支,盡可能避免赤字,無迫切性的項目自當推遲,留待日後經濟好轉,庫房收入增加才再實行;這種量入為出的邏輯,可見於近日提出的平衡預算法案,聯邦政府希望藉著立法,確保眾財政部官員可以審慎理財,不亂花錢致令國債高企。從法案的基本原則來看,財赤只容許在逼不得已的非常時期(如戰爭或經濟大衰退)出現,其餘時間都必須以達至平衡預算作為目標。
政府理財反行其道
筆者提出的質疑是,以平衡預算作為政府理財的主導思想是否合適?若以個人的角度出發,也許可以成立,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若沿用同樣的理財原則,未必合宜。從整體社會的利益出發,政府理財需要「反行其道」-當經濟下滑、個人和企業都緊縮開支的時候,政府就應該大灑金錢,適度運用赤字和發債,去發展基建和教育,一方面可振興經濟,另一方面可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相反,當經濟興旺、失業率低、大企業又肯投資時,若然政府因庫房大豐收而同時大興土木,只會進一步推高原本已熾熱的經濟,與其火上加油,倒不如把財政盈餘清還債務,把負債率降低,藉此保持實力,為下次的經濟不景作好準備。這種反經濟周期的理財模式,最大挑戰是當庫房出現大盈餘時,人人都期望政府可以「派糖」,然而,要保持克制,政治上並不容易實行。
量入為出的原則,在長遠的公共政策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但從短期的角度,若可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充分利用赤字和盈餘作平衡才是上策,比任何時間都嚴守平衡預算靈活得多。
納言(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