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正面臨另一次轉型
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路線從1978年開始,已走了超過35年,扣除通脹,開放後中國經濟的平均增長率約為毎年10%,2014年實質國民生產總值(GDP)是1980年的25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無疑中國今天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隨著經濟實力而大大增加,從近年推動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過程,可見一斑。
經濟轉型是唯一的出路
每一個關心中國未來發展的人都會問同一個問題,究竟過去30多年的經濟奇蹟,可否延續?筆者近年出席大小不同的經濟和金融會議,一個必然討論的課題,是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會是軟著陸還是硬著陸?支持軟著陸的一派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挑戰雖然不少,但從中國政府過去的表現,應該有能力可以平穩過度,從急速增長、慢慢放緩、至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水平。相反,對中國前景持悲觀態度的人則認為,硬著陸是無可避免的,特別是過去20年盲目追求經濟增長,而引發的一連串社會和環境問題,如雪球般愈滾愈大,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無論是哪一派的支持者,都贊同現今的模式已不能繼續下去,經濟轉型是唯一的出路。有評論更形容,今次經濟轉型就如心臓移植手術一樣,非常複雜和艱難;不過對中國領導人而言,同類的心臟移植手術在改革開放後已發生過多次,就在過去20年,最少有兩次大規模的經濟轉型。
廿年經歷兩次經濟轉型
第一次轉型是在龐大的共產制度下,一步一步引入巿場元素。其中一個重點是,選擇性地和外國接軌,鼓勵外商在中國投資設廠,引入生產和管理技術,再配合廉價勞動力,把中國打造成為一所「世界工廠」,「中國製造」成為價廉物美的新代號,各式各樣的產品成功打入西方普羅大眾的生活,更令世界在90年代開始真正注意中國的崛起。
靠出口推動經濟,對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其實非常普遍,而且是經濟起飛的必經之路,情況就如當年的日本和今日的韓國一樣。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影響的高峰期是90年代中至2000年,佔當時整體經濟增長的20%,同時亦為中國建立龐大的外匯儲備,日後不單對中國、對世界經濟亦帶來十分深遠的影響。當中國出產的商品全面打入世界市場時,正正是中國經濟需要進行第二次心臟移植的時候,由2001年至2007年,進出口貿易對中國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已由90年代中的20%,下降到10%,2008年之後更跌至零。
大型投資帶動經濟增長
從日本過去的經驗,不少評論都認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下一步,必須走向高科技,才能延續出口的優勢,不然必有一天被其他提供更廉價勞工的國家取代。這種推論看似十分合理,但只説對了一半,由於中國工人薪金不斷上漲,再加上人民幣升值,中國勞動力在世界的競爭力在過去20年不斷下降,今日中國產品已再不能單靠廉價勞工而取勝,雖然面對其他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的挑戰,中國出口並沒有完全走向高技術產業。
取代出口貿易而漸漸成為2000年後的經濟火車頭是基建、房地產和其他商業投資,中國經濟能在過去10多年仍然能保持接近雙位數的增長,超過一半以上是由於政府或企業帶動的大型投資項目,其高峰可見於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全球經濟大衰退,出口因而急跌至谷底,中國政府惟有透過其控制的銀行體系,大量放水給予地方政府和國營企業,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以大型投資和基建去穩定經濟,但長遠的反效果卻在過去幾年間漸漸浮現。
面臨第三次轉型的挑戰
然而,相當嚴重的後遺症是,當日許多投資項目都只是為了達標而展開,根本缺乏長遠的經濟效益,回報率不足償還銀行貸款,最後貸款變成呆壞帳。其問題的核心是中國的金融體系主要由國家控制,絕大部分錢最終都只會落入與政府有關的機構袋中,簡單而言是一種以關係行先、經濟效益在後的借貸模式。中國領導人亦明白為了中國未來長遠而可持續的發展,求變是唯一的出路。
由改革開放到成為世界工廠,再由出口轉變到大型投資基建,中國在過去短短30年已經歷了兩次經濟轉型。雖然從宏觀角度可說是成功,但亦同時積累了許多矛盾,今日面臨第三次轉型,實在是中國未來10年一個最嚴重的挑戰,成功的話,不單生活在中國的人民得益,對世界經濟也是貢獻。
納言(加拿大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