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市場失衡現狀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開始顯露。各種房地產相關話題常常訴諸報端,這些現象的背後顯示,中國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漲與三四線城市更難去庫存之間的失衡壓力,愈加突出;這看似矛盾的政策背後,是寬鬆貨幣政策下資本的必然選擇。
試圖避免房地產泡沫破滅
一線城市建設用地的稀少缺乏與剛性的住房需求,使得這些聰明的錢,自然知道哪裡最容易避險甚至大賺。
長期以來,房地產業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領域。據估算,房地產業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率約為20%,如果將與房地產相關的上下游行業計算在內,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估計可以達到30%以上。
2015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市會議,都把房地產行業當作目前經濟形勢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進行了討論。目前的共識是,如果房地產泡沫最終破裂,則會引發大規模的債務危機。鑒於該顯著風險,政策選擇必然是繼續寬鬆貨幣政策,試圖避免泡沫的最終破滅。
失衡的苦果與城鎮化政策
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上海、廣州分別以10.4%、18.2%和9.2%的同比增幅排在前列,而深圳更以47.5%的同比漲幅排在首位;但除去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全國範圍內,房地產庫存嚴重,已造成經濟的極大下行壓力。據估算,目前全國房地產已竣工面積逾6億平方米,佔壓資金萬億元以上。中國房地產失衡背後,是誰釀成的苦果?
2010年兩會以來,城鎮化已被最高決策層表述為提振內需的長期利器。城市群是城市化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現代交通網絡,發展中小城市群,與大城市形成有序分工、優勢互補的空間格局,這即可避免城鎮過分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費,也可以避免特大城市膨脹而造成的「城市病」,這也是中國城市化路徑的成功之處。
現實意義上,中國十年來史無前例的城鎮化,以及強有力的土地資源管制手段,帶來了數不盡的財富創造和轉移。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城鎮化帶來的是土地財政稅收的大幅增加。大批房地產商均在這個時期,賺取了巨額財富,而對於城鎮居民而言,房子,成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購買目標。
未來的房地產當何去何從
然而,當實體經濟不足以支撐這場大規模投資運動的時候,處處可見的空置房,就成為一座城市的傷心黑洞。事實上,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實際是對前幾年大規模造城運動的必然結果;經濟下行時,全面供大於求的過剩與失衡就此出現。
對地方政府而言,土地財政已走到盡頭,大規模土地出讓,帶來巨額稅收的時代已經結束。各部門必須通力行動,採取更為嚴格的供給約束,才能避免價格風險和土地信用的坍塌,避免地方赤字與數十萬億的土地信用貸款、地方政府債務大規模違約等風險的發生。
李真真(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