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鋁關稅-特朗普扮演「醜人」
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勒令,要向輸往美國的鋼鋁材分別徵收高達25%及10%的關稅,3月23日生效,加拿大與墨西哥獲得無限期豁免;但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加拿大與墨西哥正與美國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條款,為了在NAFTA的談判上取得更多利益,美國可能以豁免鋼鋁關稅為籌碼,放長線釣大魚而已。
增加職位得不償失
特朗普總統口口聲聲說,要以「買美國貨」為優先,敦促美國企業必須購買美國產品。其實,在全球貿易一體化之下,已很難界定甚麼是美國貨,甚麼是加拿大貨,或甚麼是中國貨。舉一些簡單例子,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有數百件零件,供應商來自世界各地,最後在中國廠房組裝;又例如北美三大汽車公司的車輛,必須來回往返加美或美墨數次,最後才完成裝配。
不過,美國商務部於1月份發佈報告,堅稱美國鋼鐵業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走下坡,1998年至2016年期間,鋼鐵工人由216,400人減少(約35%)到139,800人。2015至2016年期間,因為鋼鐵廠倒閉就流失了超過14,000份鋼鐵業職位。
美國的 U.S. Steel 與 Century Aluminum表示,如果美國徴收鋼鋁關稅,它們就可以增聘800人,一些鋼鋁產品公司也支持特朗普總統的措施。然而,有研究報告指出,徴收鋼鋁關稅無疑可以為鋼鋁業增加約33,000份職位,但將會得不償失。環球調研公司(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發表報告,認為美國國內的製造業會因為今次徴收關稅,而損失近180,000份工作。換言之,扣減增加的33,000份,職位淨流失近147,000份。相當於因徴收關稅而每創造一份職位,其他行業就會流失五份職位,還未包括其他國家採取報復行動,而招致的職位流失數目!
產能過剩傷透腦筋
道理很簡單,就是美國的製造業從其他國家進口價格較平的鋼鋁材料,徴收關稅就是增加進口成本,影響利潤,廠商必定會裁員。不錯,很多經濟與法律評論齊聲指摘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既損人也不利己,為美國消費者帶來價格高昂的鋼鋁產品,也觸發貿易戰,甚至會遭到其他國家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
貿易戰的號筒雖然已經響起,但特朗普並非裝傻扮懵,要知道他本身是個商人,他也有其手段。筆者不是為他說項,他只是做一些別國不想碰的爛攤子而已。過去十多年,鋼材過剩是個不爭的事實,很多國家和經濟集團為此都傷透腦筋,包括加拿大和中國,中國鋼材產能過剩已導致中國政府高度關注。
自從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鋼材需求大減,雖然金融海嘯過後,鋼鐵需求逐步回升,但供過於求的情況並沒有改善。2016年,中國的鋼鐵產能佔全球的48.9%,相較2000年,這個比例只有15%。2016年,全球鋼鐵產量達到23.69億公噸,需求量只有16.28億公噸,即剩餘了超過7億公噸,幾乎是北美洲鋼鐵年產量的一倍。
加鋼鐵業欠招架力
特朗普此舉明顯是把矛頭指向中國,當然,他仍舊使用冷戰思維來解決問題,自然招人咒罵。可惜,中國拒絕單方面採取行動,認為是產鋼國家的共同責任,又聲稱正在緩解過剩的難題。鋼鐵向來是很多國家的重點工業,獲得政府優惠甚至補貼。歐盟譴責美國的措施,但不久前他們也向來自巴西、伊朗、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鋼材加徵進口關稅。
加拿大雖然在特朗普的鋼鋁關稅問題上暫時鬆口氣,但加拿大的鋼鐵業也蒙受產能過剩的打擊。去年6月,聯邦國會眾議院一個委員會就警告說,加拿大的鋼鐵業根本沒有招架能力,與傾銷到本國的鋼材競爭,該委員會建議加拿大必須為本地的鋼鐵業持份者,確立一套公平的貿易補救制度,意味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加拿大也會採取一些保護國內鋼鐵業的措施。
凌信(渥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