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難題三:精神難以集中
孩子上課、溫習時難以集中精神,直接影響學習成績,究竟這是壞習慣?還是有ADHD的問題?
在心境平靜、思維敏銳、快樂的精神狀態下學習,才能發揮最好的專注力。
自我管束培養專注力
卑詩省今年5月發表報告,稱省內因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而需要服藥的學生越來越多。年齡6至12歲需要服藥的人數,由2000年的2.4%增加至今年的4.1%,情況令人關注。公校老師 Miss Poon 亦指,近年班上有學習障礙例如自閉症、ADHD等的學生有所增加,她坦言這一代的孩子,就算不是有學習障礙,專注力也很低,她認為這和日常生裡使用太多電腦產品有關。
Miss Poon 解釋:「科技產品如平板電腦、電話並非不好,對學習也很有幫助,但過分使用就會受影響;這些電子產品對學生來說很刺激,也很具娛樂性,令人有即時滿足的感覺(instant gratification),但他們的專注力也因此越來越短,上課不夠打機那麼好玩,於是就不能集中精神上課、做作業,很快便會和其他人說話,久而久之成為習慣。」
其實,專注力薄弱這個問題,早在2012年一個名為《加拿大自律倡議》(The Canadian Self-Regulation Initiative, CSRI)的運動,在加拿大教育界便已出現。安省、卑詩省一些學校都曾試行使用這個學習模式,它的理念是希望教曉學生管理自己的專注力。CSRI相信當學生在心境平靜、思維敏銳、快樂(Calm, Alert and Happy)的情況下,專注力是最好的,在學習上也事半功倍,因此學生應該學習怎樣去保持這種心態。
具體方法分三個步驟
1. 減少學生的外在壓力:例如要讓孩子有足夠營養的食物、
睡眠、運動。有些孩子對噪音敏感,那就關掉電視、收音
機;有些孩子玩太多遊戲機,人會變得激動,那就限制打機的時間,總之盡量令他們放鬆。
2. 跟著便要敎導孩子有自覺性,知道自己甚麼時候是心境
平靜、思維敏銳和快樂;反之甚麼時候是懶洋洋-
低度意識(hypoarousal),或太亢奮-過度意識
(hyperarousal)。很多加國孩子缺乏這種自覺性。
3. 最後教導孩子要怎樣做才能保持最佳專注力,又或是要避免做甚麼。
學習障礙宜及早求助
2013年溫哥華教育局的學校就使用了這個模式,有老師早上要孩子跑步,來讓孩子的精神進入狀態;有的在班上備有滅音耳筒,讓不能忍受噪音的孩子戴著上課,減低他們的壓力,而當孩子覺得自己專注力差時,也會要求老師讓他做一點事,例如以做運動來提神。
然而,當孩子上課時仍是持續地不能專心,過度活躍,家長應向老師或校長尋求協助,讓有關教育局提供心理評估服務,以確定是否有ADHD等學習問題,然後再根據情況為孩子設計合適的課程。
延伸閱讀
※ 安省教育局「自律模式」簡介
www.edu.gov.on.ca/childcare/shanker.pdf
※ 加拿大ADHD認知中心
http://caddac.ca/adhd/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