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華裔分子遺傳學家 徐立之教授開啟基因醫學之門
徐立之教授在1989年發現白人常見遺傳病「囊狀纖維症」(Cystic Fibrosis)的病變基因,不單扭轉了無數病人的命運,更打開了基因醫學研究的另一片天空,被稱為「50年來人類遺傳學上最重要的突破」。
徐立之教授曾任多倫多病童醫院首席遺傳學家,香港大學校長、現任港科院院長及多倫多大學榮休大學教授,曾獲授加拿大勳章、安大略省勳章。
不治之症 基因入手
前香港大學校長,現香港港科院院長徐立之,1972年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畢業,留校修讀碩士後赴美國匹茨堡大學深造,師承基因研究之父 James Watson 的閉門學生 Roger Hendrix,1979年獲博士學位後,曾經到美國田納西州做癌症研究,但因為堅持自己嶄新前沿的研究方式,幾乎和上級鬧翻,在偶爾機會下,1981年到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工作。
病童醫院對徐立之的研究方式寄以厚望。徐立之相信他是第一個將「DNA選殖」(DNA Cloning)帶到病童醫院的人,當時醫院已有科學家從傳統生化、細胞生物學的角度研究囊狀纖維症,但始終找不到問題根源,後來就想找一個人以不同的方法做研究,從基因入手打開局面。
囊狀纖維症是白人常見的遺傳病,發病率是3000分之一,25人中有一人是基因攜帶者,此病症最常影響肺臟。長期影響包含:肺部感染所導致的呼吸困難及積痰,這種病是不治之症,上世紀60年代患者活不過四歲;80年代中期亦活不過二十歲。
人類染色體有23對。1985年徐立之首先確定,囊狀纖維症的致病基因在第七條染色體上,但染色體中有二千多個基因,也不知哪一個是致病基因,唯有靠分析DNA序列,進行很多分子生物學的實驗;也與很多醫生及病人合作,與世界多方面分享及配合。終於用了七年時間,在1989年找到第七條染色體的病變基因,找出致病的根源。
研製藥物 壽命延長
病變基因被發現後,囊狀纖維症的病人在這30年間生存機率大大提高,現時患者平均壽命約在42到50歲。徐立之分析:「當發現囊狀纖維症基因後,可以應用在產前檢查上,也可以結合體外受精應用於胚胎選擇。」而最令徐博士高興的是藥物被研發出來,有效地醫治這種重症。
研究的成功不單病人受惠,對醫藥遺傳界更是一項創新,奠定了基因研究的基礎,也影響了加拿大的科學發展,病童醫院以後在遺傳學研究上發展迅速,多年來共識別出數十個病源基因。但基因研究同一時間,亦帶來許多倫理和道德的爭議,影響今天加國政府對基因研究的法例和政策。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