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曲與顫音(一)
顫音是唱歌時聲音的自然波動,是通過氣息控制,聲帶開合和共鳴箱三者作用下的效果。為甚麼要用顫音?因在拉較長的音時,如只用沒有波動的直音,會覺得呆板了些,故以顫音作小裝飾,多用於一句的尾音上;所以顫音是歌唱技巧,用後普遍聽者覺得好聽些。至於用不用顫音,乃取決於歌曲感情表達所需和歌者的個人風格等。
上世紀粤曲界前輩不用顫音,如平喉四大天王: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新舊馬師曾、任劍輝、白雪仙等都不用顫音,但新一代的粤曲紅伶,如梁玉嶸、郭鳳女、彭熾權、何華棧等多用顫音,這些紅伶多出身於廣東粤劇學校,受過多年的專業訓練,對西方美聲唱法應有了解。聽用上顫音技巧的粤曲,感覺在韻味上與粤曲界前輩不用顫音的有分別。
唱《忐忑》神曲火紅一時的龔琳娜曾把顫音分類,依她的分法,新一代紅伶的顫音應屬快速小顫:波動速度快,音高變動小,這顫音多用在句末的拉音上,像是補足了傳統用直音拉音的平淡。
在個人偏好上,我反而愛聽不用顫音技巧,更傳統唱法的粤曲。為何小明星、徐柳仙的歌曲能感人?除了文詞好、感情深,更要聲韻綿延。如何能做到聲韻綿延?我想這和能否掌握粤語方言特色有關。
在下一期專欄裡,我嘗試提出一些看法,好讓大家斧正。
梁立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