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逐鹿人
敖魯古雅,地處中國北部大興安嶺密林之中,曾經是一個幾乎不為人所知的秘境;鄂溫克人世代生活在這裡,以打獵、養鹿為生,逐鹿而居。「鄂溫克」,在蒙古語的意思是「住在森林裡的人們」。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多次去過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那時的敖魯古雅還非常封閉,外人極少進入。當時的敖鄉政府所在地,位於林區重鎮滿歸以北不到二十公里,但是要去到最近的獵民點,也要在沙石路上驅車超過一小時。鄂溫克人也稱為「使鹿部落」,擁有自己獨特的狩獵、馴鹿文化,這文化的生發和存在的動源,與蒼蒼莽莽的興安嶺大森林,有割捨不斷的血脈。在我的記憶中,在獵民點的鄂溫克人,不緊不慢、駕輕就熟地做著手頭的事,編鹿皮繩、做樺皮桶、縫鹿皮衣,自信從容。
進入千禧年,中國政府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當地政府決定將敖魯古雅鄉,整體搬遷到二百多公里之外的城市附近。自此獵民放下獵槍,不允許再打獵了。按照政府的說法,收槍和搬遷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當地獵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與現代文明接軌。有媒體報導,現在的鄂溫克人已經將馴鹿圈養起來,同時開發了旅遊業。曾經的逐鹿人只存在於人們的記憶中了。現代與傳統的衝突和碰撞不可避免,原住民的話題常常引起爭議,寄望走下高高興安嶺的逐鹿人,依然自信從容。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