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壓力有出路
年前在McGill大學遇上的一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一名準學生的媽媽在參觀校園時,苦苦追問校方當學生有困難時,如何尋找幫助?要等多久才能見到輔導員?她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健康,並不是亮麗的成績。
精神健康問題非恥辱
這名媽媽的做法,正是卡加里大學「精神健康策略」(Mental Health Strategy)總監,心理系副教授司徒俊豪鼓勵新生和家長應付壓力之道,開學後盡快找出校園內為學生提供的精神健康援助資源。司徒教授亦指,越來越多人對心理健康有更正確的看法,打破以往是「恥辱」(stigma)的誤解。他記得十年前,自己想到一些企業去辦精神健康的免費工作坊時,好些機構都拒絕了,認為自己的公司沒這方面的問題;時至今日,不少機構主動聯絡他們,希望有這方面的培訓,時移世易,加拿大的社會已經改變了。
同樣地,大學校園也在改變,卡加里大學在2014年末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工作組(Mental Health Task Force),以制定關於心理健康的全面戰略,去應付當前校園形勢。2013年卡加里大學對學生作出調查,結果發現有18%的學生,在過去一年曾經因為精神問題約見專業人士;8%的學生曾經認真地考慮自殺;90%的人感到筋疲力竭;64%的人感到孤單;58%的人感到焦慮;67%的人感到傷心。另一方面,在卡加里大學16%的員工病假個案,以及33%的員工長期殘疾個案都是由精神病引起的,這些數字和全國情況相近。至於在2014年四月發生轟動全國的卡加里血案,3名死者和行兇者都是卡大學生,兇手案發時被專家指患上精神分裂症。
更開放面對精神問題
心理健康工作組在2015年推出時,希望可以改善大學校園裏的精神健康情況,一共有6個重點,分別是:
• 提高警覺性和促進福祉;
• 發展適應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 加強早期識別和應對方法;
• 提供直接的服務和支持;
• 協調機構政策、程序;
• 創造和維持一個有支援的校園環境。
這6個工作焦點之下,共推行28個活動或計劃去達成目標,推出四年後,司徒教授指更多的人參加活動及尋求輔導,司徒教授認為這是好事,因為更多人願意更開放地面對自己的問題。
司徒教授認同華人學生有獨特的文化壓力,不少華人父母都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他們當上醫生等專業人士,而一些前來留學的中國學生因為不想給父母帶來壓力,也不願將自己的困境告訴他們,其實精神健康問題對國際學生更嚴峻,他稱這些海外學生孤身在外,要面對語言、文化、氣候、風俗的改變,更加需要支援,其中有不少主動向大學尋求輔導。
盡早把握援助資訊
司徒教授鼓勵學生入學後,要盡早知道大學內有關精神健康的援助資源,各種包括心理、學業等輔導:「要在問題出現前知道如何求助,精神健康問題越早解決越好,越遲找人幫忙,問題惡化得更嚴重。」
他又指,有學生因為壓力出現焦慮、抑鬱等癥狀,朋友勸籲他尋求協助,情況才得以慢慢好轉。事實上在出現危機時,朋友的支援很重要,而現時全國大學都有一些「朋輩支援」(peer support)的計劃,由學生幫助學生。
對於即將入學的大學生,司徒教授對他們的忠告是:「不要害怕向人求助,最好是從校園開始,通常比社區的輔導員更快能約見。大學不只是學習的地方,有更多的東西可以體驗,更多的新朋友可以認識,大學不只於考試和分數,也有社交,這才是一個值得享受的均衡生活。」對父母的忠告則是:「要和子女多溝通,了解他們的喜好,對他們正在幹的事情表現興趣,做父母要能包容,要能接納兒女有不同的意見,不是人人都喜歡做醫生。父母也應知道校園的求助方法。」
燃動青年黃鳳玲同樣勸告父母:「兒女進入大學後,父母應學習慢慢放手,教導他們一步步解決問題的能力,千萬別『失控地』衝入校園替他們解決問題。假如孩子能夠獨立過渡,也可以聽聽他們怎樣解決問題,肯定他們的能力來強化經驗。」她鼓勵年青人當遇到困難時,不要只在網上社交媒體上傾訴,應該找一個人面對面地真誠對話,這樣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McMaster 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Catharine Munn 指,年輕人有許多不肯定,當遇到不如意時,父母的幫忙有時並不是兒女最想要的,反而一句「發生了甚麼事?」或「你想我怎樣幫你?」可能勝於一大堆建議和教訓。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