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說:帶著良心去投票
孔祥烱博士曾於加拿大聯邦司法部工作超過三十年,任職高級統計官及統計顧問,也是加拿大華人神學院(隸屬多倫多天道神學院)特約講師,教授基督教倫理學。做了42年選民的他,從不錯過聯邦大選、省選......每次投票均細心分析。他認為投票要有道德判斷,選一個不好的人出來做壞事,自己也有責任。
行使公民的影響力
孔祥烱博士來了加拿大45年,三個主要政黨-自由黨、保守黨、新民主黨都曾經投票支持過,以前他投票取決當時的社會問題,看哪個政黨處理得更好,但現在他會看重那個黨的原則。
孔博士解釋:「我們擁有的政治權力很小,這是公民唯一可以用來改變社會的權力,好和壞的領袖,效果可以相差很遠,不認真地去投票,選了一個錯的人做壞事,我們也有責任,作為基督徒更加一定要去投票。」
選黨首重道德原則
他曾認為,經濟和社會政策是兩個最重要的議題,現在他覺得後者更加重要。他早期的10年曾經支持關心窮人的政黨,看法是:「我希望貧苦大眾得到關懷,錢是大家一起用的,財富可以平均分配,我不介意為此多交稅。」但後來政黨上台後支持墮胎法案,令他非常反感,更因此去信當時的執政省長抗議,自此以後不再支持該政黨。他認為:「我投了票給他們搞墮胎法案,將權力交給他們去殺害胎兒,這件事我也有責任。」孔博士以後再選政黨時,首重道德原則:「我不要只看人的需要,道德原則更重要,不能再將權力交給人去引致社會道德淪亡。」事實上,他指出一些壞的社會政策由自由黨通過以後,如大麻合法化、安樂死、同性婚姻合法化是不能逆轉的,「合法結了婚的同性配偶、開設了的大麻店,怎麼可能走回頭路?」更嚴重的是,這些社會政策能長期影響社會道德。
不太看重經濟表現
許多人都會看重政黨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就是為口袋投票,但孔博士認為並不重要,因為經濟的繁榮與衰退是周期性的,政府並不能作太大的影響。「經濟的盛衰是控制不到的,自60年代開始,國家以至全世界經濟的起落,10年左右便一個循環,這是自然現象,人的控制實在有限。」另一方面,政府加稅減稅也要看是甚麼原因,究竟出發點為了甚麼?政府能否好好運用加了的稅?例如最近自由黨政府數次加汽油的碳污染稅,根據孔博士在政府的工作經驗,這些錢最後絕大部份都會被政府花費,不會用於改善環境。
須了解政黨和政綱
加拿大執政是以黨派為基礎,個別議員在有關信任的立法中,都需要支持所屬黨派,不能反對,所以選民投票必須考慮各政黨的政綱,候選人的政綱不及黨綱重要,但假如候選人曾經當選,也可以看他以往的政績。特別對現屆政府的重要立法要評估,在候選人上門宣傳時,選民可詢問他對一些議題的看法,(例如可以詢問:杜魯多總理被法院判斷為以權力干涉司法,他怎樣看?)此外,他會研究各政黨的政綱、候選人派上門的資料;而為了確保自己投出的票不會浪費,他在考慮政綱後,也會選擇有機會獲勝的人。他舉例說,有一些小政黨雖然符合他的理念,但勝出機會渺茫,他的一票發揮不了作用:「我要讓自己的一票影響到政府。」
華人一定要去投票
孔博士堅持每次選舉都去投票,他認為華人就算拿不定主意也要去投票,「就是投廢票(空白票)也要去,要讓別人看到華人去投票。華人太少投票,政客根本就不會理睬我們的意見,而很多決策會直接影響我們。」他指不理睬就是變相歧視,記得三十多年前,聯邦衛生部發表報告,說華人的燒臘不合衛生,因為肉類可能要懸掛很久才能賣出,所以要限制燒臘部的溫度;幸而當時在國會有一位華人議員,代表華人講話,指出華人已經這樣售賣燒臘幾千年,不應限制,才沒有成立燒臘的法例。「華人議員一直不多,華人約佔全國人口3%,如以此比例計算,應該在國會有十多個議員,但這個數字從未出現過,假如我們連投票也不去,意見就會更加被漠視。」
將候選人逐一評分
收集和分析過資料後,孔博士會以科學化的方法去㨂選候選人-為他們評分。「我會列出『社會政策』、『經濟』、『以往表現』等不同項目來評分,假如是華人候選人又會酌量加分,最後投票給最高得分者。」孔博士是基督徒,他不單認真投票,更會為競選祈禱,因為執政政府影響力很大,對民生影響深遠。「期望華人在這次大選改變以往的陋習,積極參加投票,也協助並鼓勵家人、朋友、鄰舍投票。祈求神祝福加拿大,選出一個良好的政府。」
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