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投資風險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零年八月
投資市場的波動
新型冠狀肺炎所引發的不明朗經濟前景,以及帶來的市場波動,令許多投資者都感到不安。有過往堅持自己是進取型投資者,在相信市場存在極大風險的信念下,而將自己的投資轉為保守類型,甚至轉換成現金,以避免擴大損失。但眾所周知,投資價格可跌亦可升,在避開市場下滑的同時,亦要面對投資上升的可能,假如將投資轉為現金後市場反彈,投資者就永久鎖定損失,在轉為手持絕對安全的現金的時候,市場上升卻成為了他的另一種風險。風險定義是甚麼
英國劍橋(Cambridge)字典將「風險」(risk)定義為「事情發生壞結果的可能性」。以此定義,凡帶有高可能性導致壞結果的選擇便屬於高風險,反之便是低風險了。於是,價格波幅較大而可能導致短期內虧蝕的投資,我們會視之為高風險類別,現金因為不會有格價波動,所以被視為最安全的資產,但這樣的分類是否最適合妥當?假如我們將「好結果」定義為「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而「壞結果」為「偏離預期目標」,那麼投資風險就有一個截然不同的定義。以退休儲蓄為例,對於一位計劃兩年後退休,並開始提取退休金的投資者而言,高股票比重或過度集中的投資組合,都有可能在短期內經歷大幅價格回落,且較長時間收復,這肯定是高風險的選擇,並不是說他一定不會達到目標,只是他大大增加了偏離目標的可能性。因此,持有適量的現金將有助他減低偏離退休入息目標的風險,然而,對於一名還有三十年才退休的年輕人而言,他要面對的最大風險,不是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是長遠通貨膨脹對購買力的影響,現金或低風險(但亦低長遠回報)的投資,反而增加了偏離預期目標的風險。
投資風險,並不能單就投資項目本身的特性去作判斷,而應以個人的預設目標、投資年期,加上其他個人資產及收入而考量,是一個互動的過程。
投資以外的風險
除了投資選擇以外,偏離預期目標的風險亦存在於其他範疇上,其中包括「行為風險」以及「健康風險」。「行為風險」是指投資者的行為導致投資失利,例如恐慌拋售或在高位追逐回報,低賣高買,換句話說,投資者就是他本身的最大風險;至於「健康風險」,很明顯是指投資者因為健康問題,導致他或他的家庭不能達到他們的預期目標,例如永久傷殘或身故。這兩類風險都必須在理財方案中詳細評估及策劃對應,才能增加你和你家人能夠達到理財目標的機會。(內容只供參考,請與閣下之理財顧問聯絡,以便針對個別情況作出建議。)
林大駒(專業保險投資從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