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故事 (上)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零年九月
發脾氣亂扔東西
我請阿楓把小小帶回房,房內到處都是她的東西,櫃子裡的衣服,書包裡的書本扔撒一地。我很生氣,請楓哥哥寸步不離跟著她。晚上她的班主任張老師來了,跟她談了很久,說好說歹向我認錯了,我當然原諒她,讓她把東西重新收拾。可是只好了一天,又連續的發了幾次脾氣。
一千個不願意來
這一天,我和阿楓去瑞雲洞觀察地方,在車上一直思想小小的事。回來跟院長商量,我認為應該送小小回去,越早越好,對她有好處,可是院長總覺得她有進步,但我看她的進步不是知錯能改的表現,只是一種逃避受懲罰的做法。我從來不會放棄一個孩子,可是當我們無能為力時,只得放手;我們的資源和人力都不夠,難以去訓練,去處理一個需要付出超過能力所及的孩子,這對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小小三歲喪父,四歲喪母,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在這種環境下,得老人家寵愛是理所當然的事。孩子從小跟奶奶睡,來了兒童村要自己睡;在家任所欲為,有求必應。現在被困在一個講規律、學習自立的地方,對小小來說非常困難,所以她是一千個不願意來這裡。
計劃逃離兒童村
由於她不懂得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想法,只會鬧情緒。她可以三天不洗澡,不洗衣服,不愛乾淨;按自己的情緒決定要否上學和做功課;她兇巴巴地罵同居小朋友,甚至罵家長;更可以因姐姐發給她的手套顏色不合心意而大發脾氣;其他孩子在做作業,她玩耍,孩子們睡覺的時候,她開燈做功課,姐姐關燈請她睡覺,她發難扔書本吵鬧;飯餐時她不吃飯,餐後她又去找飯吃......總之是與院方作對,挑戰權威。然而,我還是常常想:假如在這裡, 我們不好好管教她, 還有誰去幫助她呢? 求主讓我們有更多的愛心、忍耐、智慧去引導她;所以我與院長(那時我是副院長)不停地輔導她,設法瞭解她,幫助她適應院裡的生活,但是效果微乎其微。最可怕的是,竟然有孩子計劃幫助她逃離兒童村,兩個女生打算在上學的路上逃跑回家;那時正是收割麥子和稻子的時候,小小很希望可以回家幫忙爺爺收割。我們發現了這件事,我請小小到辦公室輔導她,讓她知道現在可以幫助爺爺的,就是要聽話好好讀書,將來長大了可以奉養爺爺奶奶。可是,對一個10歲的孩子說來,她似懂非懂。
許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