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狂張恆得到治療的故事
幾年前,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美術系客座教授張恆(Vida Chang Liu)向身邊朋友問了兩條問題:「不能買東西時,你會渾身不舒服嗎?」「你是否買了很多,但都堆放在櫃裡沒拿出來用?」結果,朋友們都異口同聲表示,確有這樣的經歷。
於是,Vida請他們把家裡全新或多餘的衣物捐出來,讓她製成藝術品,條件是:她要把這些衣物徹底撕碎。
就在這時候,問題出現了。沒有全職收入的張恆不能再像從前那樣隨意購物,因而感到渾身不自在。她對這狀況也摸不著頭腦,於是開始閱讀一些心理學書籍,專心研究購物狂、儲物狂等強迫行為。她發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大公司為了增加利潤,不惜瞄準消費者的物慾,推出一系列又一系列的商品,問題是,這些產品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嗎?
張恆不諱言:「我當時見到各式名牌手袋會很雀躍,因為大腦分泌出一種叫多巴胺的神經遞質,令自己感到很開心滿足,讓我覺得必須擁有它。可是東西買回來之後,那高漲的情緒過去了,於是需要一些新物件來產生多巴胺,令自己再度快樂;這是一種沒完沒了的追求,因為我其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只是,即使明知浪費金錢,又用不著它,還是捨不得把這些貴重的收藏品扔掉,不斷儲下來的結果,購物狂轉成儲物狂,寶貴的收藏品變成沉重的負擔!」發現自己有購物狂傾向的張恆,決定以這課題作為她的研究和藝術創作主題,探討甚麼才是足夠-我們是想要,還是需要?
用撕碎了的舊衣物,製成一百多個代表腦神經細胞的雕塑,然後把空間佈置成「環境雕塑」或「裝置藝術」,再用油畫展現出來-這成為了張恆作品的主軸。她的作品多次獲邀參加藝術展覽,部分更獲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工程及應用科學學院的垂青,被展示在學院大樓的大堂和會議室內。然而,最使她興奮的是,作品能引發對話。她補充說:「當參觀者問我這些絲帶代表甚麼,為甚麼要撕破等問題時,我便有機會分享自己透過美術得到治療的故事。心理上的問題本來是很難開口談論的,但我的作品能打開話匣子,幫助人作出反思,這令我最為開心。」
張恆直言是過來人,她明白要戒掉壞習慣,談何容易,但她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她坦承:「我們都愛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多巴胺給予的滿足,但這種所謂『滿足』只是過眼雲煙,只有在主耶穌那裡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因祂有無盡的愛去充滿我們。即使窮一生去買貴重的東西,也填不滿心靈的空洞,唯有耶穌無私的大愛,才可以填補內心的極度空虛。」
歐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