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這一年空白下來
2020年畢業於滑鐵盧大學工程系的楊同學自言,早有心理準備工作不容易找,因為自己的親戚、師兄師姐,在以往都用了一年才找到工作,但想不到的是,突如其來的疫症,令找工作的過程倍添困難。然而,在無所事事的待業日子中,青年工作者黃鳳玲建議:「總要找一些事去做,不要讓這一年空白下來。」
燃動青年行政總監黃鳳玲
他不諱言壓力仍然很大:「老實說,除非你是有錢人家,否則,每個人都會介意自己找不到工作。」他說畢業後待業的日子,天天無所事事,加上疫情不能出外,也被困在家裡。他坦承自己是個很受天氣影響的人,本來他在飯後都會出外散步或跑步,但入冬後天黑得很早,天氣冷起來,人就更不想出外。他表示:「我不愛打遊戲機,每天都不知做甚麼才好,所以很不開心。」
雖然家人沒給他壓力,但楊同學心裡仍有一種恐懼。他直言:「我整天都在憂慮,因為很快新一批大學生又會畢業出來,跟你一起搶工作。這種心情也影響了我的生活規律,作息時間很亂,因為天天的日子都一樣,沒有事情要逼著你起床。」
楊同學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畢業生的身上,朋友也在訴苦自己的家人並不諒解,說一家人困在家裡,父母就問為甚麼不找工作,看他對著電腦,就以為他在打遊戲機,家人為此天天吵架。
此外,待業畢業生很多時都會先做一些副業,但楊同學說:「現在這些『炒散』(兼職)的工作都沒有了!還未找到正職時,我可以去做餐廳侍應,去Gap、H&M摺衫,教補習班都可以,但疫情下現在甚麼工都沒有了。」
沒有工作就沒有EI(失業保險金)。楊同學說:「我們不是失業,所以拿不到EI,之前只拿到一些學生津貼而已。假如我有機會做侍應,起碼失了業也可以去拿EI。很多人都不明白,在疫情下,畢業生不只找正職難,連這些輔助性的工作都失去了。」
雖然工作不易找,但楊同學認為,最重要還是問自己想做甚麼。他認為:「勉強的話,你總會找到工作,但真的是你想幹的嗎?開始錯了是很難走回去的,一定要選對『行車線』。」最終楊同學在畢業八個月後,找到一份在金融機構當分析員的工作,他唸的是環境工程學,工作要求也和環境學有關係,但跟工程無關,他自言也算是「半轉行」。縱然楊同學還不知道,這份工作是否他的「行車線」,但慶幸自己的堅持總算有了回報。
黃鳳玲指出:「這種情況令他們沒有動力,生活再也沒有日夜之分,甚麼時候想睡就去睡,想起床才起床,早上起來也不知道可以做甚麼;有人失眠;有人沉迷在其他活動中。」
不過黃鳳玲對這種「沒路走」的心態不敢苟同,她強調:「人生有很多逆境,用甚麼方法去面對困境,就有不同的後果;只要積極,就會有正面的事出現。我們總要找一些事去做,不要讓這一年空白下來。」她認為暫時找不到工作,也可以去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就算不是本行的工作,也可以試試,觀察一下別人是如何生活,這些都是有用的經驗。
黃鳳玲鼓勵青年人要多跟人分享感受,不要把問題放在心裡。她鼓勵說:「有機會找大學教授談談,這絕對有幫助,他們可以給意見,也會有網絡資源;同樣地,也不要怕跟uncle、auntie談。」她也提醒做父母的,要調校自己,要理解孩子的處境,不要隨便批評,鼓勵他們勇於嘗試,讓孩子開闊視野,為未來心儀的工作裝備自己。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