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傷痕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一年七月
215無名兒童
7月1日是加拿大建國154周年的紀念日。7月應是陽光燦爛、風和日麗的度假季節,尤其是多個月來,嚴峻的疫情令大家透不過氣來;幸而,5月底疫苗注射人數增加,疫情出現了轉捩點。省府宣佈6月起,逐步放寬室內與戶外活動限制,卡城市民對7月牛仔節抱以極大期望。怎知鄰省卑詩重磅消息爆出:前 Kamloops Indian Residential School(原住民寄宿學校)發現215具原住民童屍,「無名兒童埋葬處」新聞,震驚全國。
90年代「寄宿學校」備受關注,因兒童受虐事件曝光,很多倖存者作證確認。2007年政府與教會團體簽署受害者賠償協議,又設立「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去重建與原住民關係。前總理哈帕2008年代表加國政府為「寄宿學校」政策道歉;及後,在2015報告更提出多項彌補方案。
下半旗致哀
Residential Schools 乃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1831年至1996年期間,曾有131間寄宿學校。154年前,加拿大開國元首提出「同化原住民兒童」方案,借教育之舉,讓他們融入加國主流宗教與文化;可惜,嚴苛的教育,兼且把兒童從家人中抽離,不啻是「文化滅絕」。卑詩錦祿市(Kamloops)事件,旋即挑起日漸淡忘的傷痕:215名安葬者到底死因、身份為何?最小的只有3歲,他們究竟因病或被虐待致死?還是無記錄的失踪蹤者?聯聨邦政府試圖向各方追查,尋找檔案,甚至要教廷公開道歉(溫哥華總主教亦已作出了道歉,並協助調查)。同時,加國總理下令建築物下半旗致哀,溫哥華市議會更用215小時作下半旗時間。
和解與饒恕
卡城方面,教育局更換 Langevin School 名字為 Riverside School,跟2017年市中心 Langevin Bridge 被換為 Reconciliation Bridge(和解之橋)一樣。開國初期,Langevin內閣部長、John A. McDonald 總理及 Bishop Grandin 主教乃當年「寄宿學校」策劃者。加人為泄憤及對歷史領袖的決策不滿,激起反動行為,如拉倒 McDonald 銅像等。除 Langevin 外,卡城天主教方面也醞釀會否將 Bishop Grandin 中學除名,甚至愛明頓的 Grandin LRT Station 輕鐵站,也成為移除目標。往者已矣,歷史不可重寫,但留下的傷痕亟需療癒,「和解與饒恕」乃倖存者心靈至佳良藥。現在不是決定 Political Correctness(歷史正確)的問题題,乃是給被遺忘者還個公道,也提醒現今執政者,不要重蹈歷史覆轍。
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