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積極角度看加中經貿前景
有經濟學者和專家認為,隨著市場需求增加,以及已經形成的供應鏈在疫後世界經濟復蘇時重新發揮作用,企業的目光已超越加中兩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形勢。換言之,今年和以後的時間加中貿易應該仍具發展前景,進出口貿易額再創新高,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加拿大去年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創下新紀錄突破1,000億元,較2021年的860億元增加16%。去年進口量最多的類別是消費品,高達31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電子和電機設備,總值280億元。
另外,加拿大對華出口額也創歷史高位達279億元。雖然在2018年孟晚舟在加國被捕,以及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中國被扣押後,加拿大對華出口量一度大跌,不過在孟晚舟獲釋回國後,去年北京當局已撤銷了對加拿大芥花籽實施了3年的出口禁令。
況且,目前加國企業要尋找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兼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替代者並不容易。儘管疫情期間,有識之士都鼓吹,疫後需要在現有的供應鏈以外,建立本土生產基地;可是要真正實行起來困難不少,當中涉及高昂成本,而且可行的替代方案需要長時間籌劃。
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家特雷弗勒(Daniel Trefler)曾表示,製造業供應鏈不可能輕易轉移,短時間很難做到。
加中政治關係由熱轉淡,但從最新貿易數字來看,完全沒有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現在中國政府已經差不多全面放寬防疫限制,正全力重振經濟。由此引伸,只要加中兩國政治關係稍有改善,有理由相信加中貿易可以長足推進。
具豐富加中經貿經驗的商人指出,若跳出固有框框,不囿於過往的商品與服務貿易範疇,商機可說無限。舉例來說,加國極需要醫療護理人員,尤其是護士與個人護理員(PSW),其實可以考慮從中國引入這些人員來加。
事實上,香港是進入中國和亞洲其他市場的有利踏腳石。香港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巫菀菁多番指出,香港是加拿大企業的理想平台。較早時她說過:「即使在疫情期間,母公司設於海外或中國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仍增至逾9,000間,而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在2021年亦大增至逾3,700間,兩項數字均創新高。雖然疫情帶來挑戰,但香港的初創企業數目較2017年增加接近七成。」
巫菀菁強調,香港進一步融入中國內地的發展,當中包括《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特區已準備迎向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由於中國政府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肯定香港扮演的新角色,香港在《2022年施政報告》特別提出,新措施吸引包括加拿大在內的重點企業及人才。
蔡泉(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