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醫生賴錦耀的醫治和祝福
賴錦耀是北約克全科醫院的放射科醫生,同時負責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成像、X光和活檢等的病理診斷,這個做了超過20年的工作,為他帶來很大的滿足感;去年賴醫生被按立為教會執事,使他在事奉上多了一份責任和使命。賴醫生希望他的付出,能使人得到醫治和祝福!
在卡加里順利完成中學及大學的課程後,賴錦耀本打算前去溫哥華修讀化學碩士學位,但神沒有開路,卻帶領他去了愛明頓入讀醫科;畢業後,再次申請修讀溫哥華醫學專科,可是仍無法如願。因此,賴錦耀轉到沙省(Saskatoon)選讀放射學專科,之後留在醫院實習,在嚴寒低溫的沙省一共住了七年。期間,外在的環境雖然冰冷,但他的心卻因愛情之火在燃變得無比溫暖;神為他預備了一位情投意合的女子曾瑞君(Joanna),當時她正跟賴錦耀在同一間大學修讀護士學。二人相戀多年後,於1997年共訂婚盟。
2001年,賴醫生在多倫多大學的全科醫院(UHN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大學醫療網絡)深造腹部圖像部完成培訓,翌年開始一直在北約克全科醫院工作至今;二十多年來,一直接受各種放射科檢查的訓練,雖然很忙碌,卻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滿足感。現時他是北約克全科醫院(North York General Hospital)的放射科醫生(Radiologist),同時負責超音波(Ultrasound)、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磁力共振成像(MRI)、X光(Xray)和活檢(Biopsy)等的病理診斷。
信主40多年的賴醫生說,從讀書、工作、事奉和家庭不斷經歷神很多的恩典,其中有兩件事印象非常深刻。「在兒子18個月的時候,我們帶他一起去溫哥華探親,有一次他在親戚家二樓的房間玩耍時,不知何故從窗口跌落樓下的石磚通道上,即時送往兒童醫院檢查。實在感恩,他只是皮外輕微受損,沒有內傷或骨折等情況,真是奇妙!」賴醫生亦提起2017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某天開始,我突然每日都流鼻血不止,這不單影響工作,也影響生活。看了無數專科醫生,也無法根治,最後經一名醫生建議,成功接受了鼻竇手術,及後卻出現併發症——血管爆裂,血如泉湧,要送院急救,醫生放入一個小氣球在鼻腔内才能止血。現在,雖然偶爾也會流鼻血,但已沒之前那麼嚴重了。」這些經歷,讓賴醫生更確信神的同在與保守。
與家人合照
這三年的疫情,帶給賴醫生對生命和信仰有甚麼反思?他直言:「疫情期間,在醫院見盡生離死別的情景,尤其摯親去世,家人在疫情下卻不能與親人見最後一面,實在令人惋惜難過。新冠疫情已經進入第四年,全球每周仍有超過一萬人死於新冠病毒,它所帶來的嚴重性和毀滅性,足以相比發生了一次世界大戰。由此可見,科技雖然進步,科學家面對這些不斷擴散和變種的病毒,卻是束手無策;更令人慨嘆生命的脆弱,人的渺小、無能、無奈和無助。然而,我深信無論發生甚麼事,必有神的旨意在其中,很多人因這疫情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轉念尋找神和歸向神;此外,這也讓我更加珍惜生命和愛惜家人。」賴醫生又指出,疫情下的另一隱憂是,因著生活模式的轉變,不少人出現情緒病,繼而產生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
去年底,賴錦耀醫生接受教會的邀請,被按立為執事,使他在事奉上更多了一份責任和使命。他坦言:「我考慮了兩年是否要接受這個任命,因為自己的工作、事奉和家庭都很忙碌,加上知道很多時執事總有開不完的會議,太太也擔心我的時間不夠分配,以致忽略了與子女的關係。感謝神,經過長時間的祈禱等候,終於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我才接受這重任和挑戰。」他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設法鼓勵和吸引那些已習慣參加網上敬拜的信徒「回家」,因為缺乏實體的彼此相交,肢體關係就會疏離,所以他希望聯同牧者、長執和團契小組的負責人,携手推動作成這事。
求神施恩加力,透過賴醫生的付出,能使人得到醫治和祝福!
白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