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共融 完全的愛
再啟情生命音樂分享會
隨著疫情過去,第一批新移民落戶加拿大也差不多有一至兩年的時間;期間以香港人為服務對象的教會,都會面對一個難題:新移民與舊會眾如何互相融入?在我事奉的教會中,同樣需要面對同一問題,至今仍在尋找解決的方案。然而,在這兩年服侍的過程中,靠著以下三段經文,不斷給我如晨鐘暮鼓的提醒。
對新移民來說,在面對新環境、新語言和新工作時,總希望有同聲同氣的朋友,在旁伴行和互相支持,所以,在新移民剛到步的時候,能否預設專責支援小組和新的團契來支援他們,使他們較易適應這段過渡期呢?若說教會資源有限或教會固有框架已定,要作出改變是知易行難的。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哥林多後書12章9節)故應憑著信心在主的帶領下,作出彈性安排來迎接這批新羊群。
再啟情生命音樂分享會
很多人都喜歡將這句經文應用在男女關係上,但觀乎其前文後理,這經文強調的基礎是「在基督裡」,是指在基督「完全」的真理和愛裡面。故此,在服侍別人的同時,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新移民是基督交托給我的服務對象,服侍他們等同侍奉神。同時,服侍工作當中需要有真理的教導,好讓他們認識基督救恩。曾有牧師講解「完全」這個詞,在希臘文中有以下這三個意思:1)主人叫我做一張椅子,我「完成」了這張椅子;2)主人叫我做一張椅子,我仔細的思量,做一張三腳的好,還是四腳的好,是否需要花紋?木質又該怎樣?最終經過 「仔細的思量與設計,而完成了一張椅子。」3)主人叫我做一張椅子,我按著我所理解的主人心意和需要,最終「按我對主人的理解,完全了主人的心意,完成了一張椅子。」
這裡所說的「完全」,就是第三個意思。今天上帝的心意,是要你怎樣去接待這些新移民呢?
《聖經•馬太福音》20章1 至16 節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一位家主清早往市場去,要僱用當天在葡萄園裡工作的工人。這種雇工方法在當時是常見的,雇傭雙方通常都是在開工前議好工錢的,普遍是一天一錢銀子的工價。家主在那天每過一段時間又重複這個雇工的程序,總共四次,但經文中只有在開始(1至2節)提到是一天一錢銀子,其餘經文,家主只是承諾:「所當給的」。
當一天結束時,家主吩咐管家發放工錢,無論是清早已經進葡萄園作工的,還是傍晚時分才進去的,都一律發給一錢銀子。在此讀者或問:「少勞多得,似患不均!」
再啟情生命音樂分享會
我們有否留心這比喻經文內,不止一次提及「閒站」。甚麼是閒站?在八十、九十年代,很多勞工早上聚集在某處,閒站著在等待。他們就是等候當有雇工開車來時,能被選作當天的臨時工人。在這些人的心目中,能被選上作工已是莫大恩典。故此,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在公平與否,而是恩典。
何解首批受僱的工人口出怨言?因為他們只著眼自己的付出,無視別人的努力,忽視家主的恩典。難道家主不能隨己意去用自己家裡面的資源嗎?難道當我們看到家主將資源投放在新來被召的一群時,我們就眼紅了嗎?
個人認為:新舊共融的問題,重點不在解決的方案,而是心態。我們是否明白,蒙召服侍神是一種恩典,既能完成上帝的旨意,亦是回饋上帝完全的愛的其一途徑?
王建革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