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美國頂尖大學校長的下台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二月
眾議院是政客的主場
持續三個多月的以哈衝突,至今仍未見結束跡象,除各方傷亡人數不斷增多外,還影響到國際社會其他層面,美國頂尖大學的三位校長有兩位要下台。美國社會及大學校園都有支持和反對的示威,美國國會眾議院為此舉行聽證會,邀請了三位頂級大學的校長,包括哈佛大學的Claudine Gay、賓夕法尼亞大學的 Liz Magill、麻省理工學院的 Sally Kornbluth;前兩者是私立長春藤的大學,後者是世界頂尖的科技大學。共和黨眾議員 Elise Stefanik 質詢三位校長,如何處理校園中的反猶太主義、種族清洗示威?她沒有舉出實例,三個校園中實際出現反猶太主義和種族清洗的口號。嚴格來說,她問的只是假設性的問題。眾議院是政客的主場,當然會玩聽證會的遊戲,對象是普羅大眾的國民和傳媒,使用混淆的概念,將複雜的問題包裝成簡單直接「是與非」,追求吸引注意力,令人記得的短句 sound bite。譬如將巴勒斯坦人「起義」(intifada)等同消滅猶太人;如果集會中有人提出「起義」,就等於宣揚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清洗。
持平學者被視為離地
這三位校長的主場是美國精英的大學校園。出身北大,耶魯的歷史博士,在美國大學任教多年的薛涌著有《北大批判》(2009)認為,美國大學的精華就在本科的通才教育,給予學生足夠空間拓闊視野,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專業的訓練留待研究院進行。大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尋找答案的地方,而不是接受現成答案的場所。這三位精英知識分子,對問題不會給予簡單直接的答案。一般人認為簡單的問題,學者都要花上百頁篇幅來分析概念,反覆推敲論證。她們認為,原則上要支持憲法上言論自由、校園內的學術自由,示威的口號和標語要理解它們的淵源和場合,教育的環境中學習如何面對異議的挑戰,是否符合仇恨言論行為要謹慎處理。學者謹慎持平的態度在聽證會成為離地,猶豫不決,模棱兩可,沒有立場,對猶太裔學生保護不足活生生的例子。
校長當眾出醜要下台
換作大學的主場,眾議員 Stefanik 的發言可能在政治課得到不合格的分數,但聽證會的主場卻令政客議員大出風頭。大學校長當眾出醜,被要求下台,甚至動員捐贈者威脅取消對大學的捐贈。這三間都是私立的大學,倚賴捐贈者的支持。結果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長 Liz Magill 宣佈辭職;哈佛的校長 Claudine Gay—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出任哈佛的校長,剛到任幾個月,原本得到校內師生的支持,但被揭發論文有抄襲嫌疑,結果也要下台;麻省理工的校長 Sally Kornbluth 本身是猶太裔,麻省理工的反傳統氣氛令她可以倖免。糾正流傳下來的不公
巧合的是,三位精英大學的校長都是女性。這其實是源於美國社會的平權運動(Affirmative Action),傳統學界都是由白人男性主導,少數族裔、弱勢的性別要求糾正這項歷史流傳下來的不公平。平權運動發展出新的口號:多元、平等、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這代表社會上被認可的價值,多元要求包括不同族裔、宗教、性別的成員;平等強調不單是機會上的平等,而是結果上的平等,例如糾正歷史上被壓迫所造成的弱勢,包容要包括不同年齡、殘疾情況、尊重所有持分者的意見。在這種背景下,哈佛的校長 Gay 既是黑皮膚女性,來自前殖民地海地,佔盡優勢;下台是因為她的多篇論文出了問題,以往曾經有學者挑戰過她的論文,結果都沒有阻止她成為哈佛的校長,反映平權及多元、平等、包容的潮流,令不少把關人都網開一面。說到底,在訊息爆炸的年代,我們還是要學習去釐清問題,明辨慎思,尋找自己的答案,不能倚靠別人現成的答案。
江大惠(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