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選舉年平添變數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二月
2024堪稱「世界選舉年」,全球今年至少有64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需要換屆,幾乎每個月都有政府換屆選舉,這個現象更是史無前例。備受觸目的包括台灣、巴基斯坦、印尼、俄羅斯、印度、墨西哥、歐洲議會和年底的美國大選。投票的選民約佔全球近半人口,這些需要換屆的國家和地區,影響全球超過60% 的經濟總產值。故此,今年全球的政治、經濟和民生將平添很多不確定的變數。
孟加拉選舉 不自由不公正
有選舉有選票有選民,是否就表示有真正的民主?答案卻是否定的。以1月7日孟加拉選舉為例,孟加拉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在反對黨抵制的選舉中,贏得第5個連任,引發對「一黨制」的擔憂。西方國家的「觀察員」認為,孟加拉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正,民主選舉規則「沒有得到尊重」。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敦促孟加拉要採取措施,確保所有孟加拉國民的人權得到充分考慮。台年輕選民 看重經濟議題
今年較為觸目的世界重要選舉,以台灣1月13日的正副總統和立法委員選舉揭開序幕。綠營民進黨的賴清德和蕭美琴以5,586,019票(得票率40.05%)當選第16屆正副總統。大部分人看台灣選舉,主要集中統獨問題、兩岸關係或中美角力;其實,不少台灣年輕選民並不在意這些,反而看重經濟議題。台灣過去30年成功發展為世界工業供應鏈的重要環扣,是全球第16大貿易經濟體,2022年商品和服務的進出口貿易額高達9,070億美元,並向世界各主要工業提供90%的半導體晶片。由於兩岸關係近年冷淡,加上新冠疫情,以及中國房地產和地方債務問題嚴重,影響企業投資。台灣向大陸及香港的出口增長率,由2020年的44%放緩至2023年35%;台商2023年1至10月份在中國的投資額,也下跌17%至25億美元。
平衡利益 問題環環相扣
研究機構 Rhodium Group 估計,一旦台海起衝突,未計軍事行動或制裁,單是出口受阻,已經可以影響全球2萬億美元的經濟活動。彭博社更認為,倘若美國參戰,全球經濟將會損失近10萬億美元!台海過往也有緊張氣氛,但中國從未制裁過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因為它也牽引著當地製造業的關鍵供應。台灣2021年的經濟產值GDP增長率為6.6%,2022年驟跌至2.6%,2023年再跌至1.4%。2023年12月份的工業生產連跌19個月。縱使台灣2.7%的年通脹率,相對於其他工業地區不算高,但台灣長久以來都依賴低工資來維持出口和經濟競爭力,所以,打工仔不斷受工資貶值的壓力。台灣當局唯有大幅增加社會保障開支,來舒緩社會不滿的情緒,2022年社會保障的開支佔政府開支的27%。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人口老齡化也頗為嚴重。聯合國的數字估計,台灣65歲或以上的人口比率,將由2019年的15%增加至2050年的35%。人口老齡化和社會保障開支大增,自然不利軍需開支;台灣近年的軍需開支約佔2.6%,少於10年前的10%。面對重重挑戰,台灣過去30年的經濟模式,必須逐步扭轉,朝新方向發展,這也是新政府必須正視的。
各地換屆 前景加大變數
或許有人認為,台灣選舉結果會加劇台海戰爭危機,但從經濟角度觀察,短期内的可能性不會太高,原因是中國近年經濟也走低,美國則要應付年底的大選,而加息潮過後,通常要6至9個月才可以反映實際效果,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前景仍然難以掌握。當然,世界的變數也不只單看中美或兩岸問題。俄烏戰爭拖了兩年,以哈衝突仍未平息,胡塞武裝組織近日經常偷襲紅海商船;另外,俄羅斯3月17日總統選舉,葡萄牙、比利時和歐洲議會上半年也會舉行換屆選舉。印度也預料於4月或5月期間有選舉,印度在全球政治和外交上,態度曖昧,打破所謂「非黑即白」的結盟現象。另一個「金磚國家」南非預料年中左右也會有選舉;南韓4月10日國會選舉;伊朗議會3月1日換屆;亞洲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尼,2月14日亦舉行大選。北美墨西哥6月2日選舉,而全球焦點,更離不開11月5日的美國大選。
凌信(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