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陶瓷器博物館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四年七月
用陶器盛滿香蕉啤酒
剛結束了德國馬丁路德之旅和捷克布拉格的行程。這前些時在多倫多參加了一個婚禮,打算隨後參觀ROM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可惜週一休館;搜索之下,被我意外地發現多倫多有不少博物館,其中一間就在ROM對面,展出陶瓷器的Gardiner Museum。既然來了,就決定進場參觀一下,出乎意料之外地我們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東西。我、兒子和一名來自烏干達(Uganda)的非裔女子三人同行。在博物館偶然看到來自肯尼亞(Kenya)的陶器,女子告訴我,她的國家也有這樣的陶器。據聞,如果子女跟另一族群的人結婚,就會用這樣的陶器盛滿當地的飲料——香蕉啤酒,由雙方父母一起用吸管,飲用陶器中的香蕉啤酒,表明兩個族群的連結聯合。我覺得很有趣,於是上網查看,原來香蕉啤酒是由搗碎的香蕉發酵而成的,還會加入高粱、雜穀或玉米粉作野生酵母,味道獨特,在非洲東部如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盧旺達等國家尤為受歡迎。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
女子還注意到,陶器的底部有一個陶器盤,她說這種特殊設計的圓形托盤,通常由木材或藤條等天然材料製成;陶器一般置放在人的頭頂上,以幫助穩定和支撐陶器,使其能夠安全地運輸。今天我在中東地區仍然看到阿拉伯人使用它。
中國陶瓷器影響日本
那裡還展出了中國陶瓷器,早在6世紀就已在當地生產。13世紀,中國南方的景德鎮成為「瓷都」,工人引進了藍色和白色的裝飾,這種風格征服了世界並激發了新的傳統,包括影響日本開始生產瓷器,及後傳遍歐洲。由於泥土或瓷土的產地不同,而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因此在世界各地便製造出各式各樣的陶瓷器,各有特色。陶瓷器是17至18世紀的貿易商品,與香料、茶葉、絲綢和漆器等其他奢侈品,一起在世界各地流通。此後,歐洲的物質世界和消費習慣透過貿易和殖民擴張發生了變化,人們喜愛茶、咖啡和可可,並用亞洲或歐洲瓷器飲用;由於瓷器可以耐熱盛沸水,所以以陶瓷製作的咖啡壺、茶壺、巧克力壺,甚至茶罐和糖罐都無處不在。參觀完畢,來到三樓的黏土餐廳(Clay Restaurant)坐下來,那裡的環境優雅,時令菜單的靈感是來自博物館的陶瓷亮點。食物是融合食品(fusion food),我選了一個擔擔麵,味道不錯,但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吃到用烏冬做成的擔擔麵,為我帶來驚喜!如果有機會不妨試試。
蔡黃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