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貌取人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四月

備受爭議的特朗普總統,無論從參選到再度入主白宮,都絕非傳媒「寵兒」。故此,在連環快拍和精挑細選下,他在媒體上出現的照片和視頻,總是面目可憎,嘴角像在說髒話‚,動作也不雅。反之,傳媒喜歡的人物,在媒體出現的形態,往往是和藹可親,笑容可掬。支持某些政黨的傳媒,亦經常以這種手法來貶低政敵,抬高自己的領袖。娛樂界藝人、政客,最喜歡以健康、可愛的形象來討好大眾,可惜這方法不能長久,我們那年輕、英俊的總理就是最佳例子。
古今中外的宗教亦然,無論甚麼「神像」似乎都沒有「殺傷力」,只反映它們「慈祥」的一面;不過我們相信的神,不僅慈愛,也有公義!《聖經》說:「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哥林多後書5章16節)但不知從何時起,耶穌給信徒的形象,總是年輕俊俏、有鬍鬚、藍眼睛和留長頭髮的白人男子,與猶太裔特徵不相符。
在生活中,以貌取人不明智。向來扮演奸角的已故演員石堅叔,原來是個非常重視家庭的基督徒。以貌取神,更要格外小心,因為連撒旦也裝作光明的天使。「……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以賽亞書53章2節)。在電影《耶穌受難記》中,觀眾不會羨慕那個受鞭打和被釘死的耶穌;盼望在受難和復活節期間,大家只專注並接受耶穌的救贖恩典。 梁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