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的迷思

號角月報加拿大版 二零二五年四月

吸毒文化在亞洲人的心目中,從來都不是好事,由鴉片戰爭中的「東亞病夫」,到老夫子漫畫、粵語長片中的「道友」(吸毒者),都是外型猥瑣、周身邪氣的流氓,一般人不會崇拜吸毒者,也不會以吸毒自豪。直至現在,亞洲國家仍對毒品採取零容忍態度,本文執筆之時,中國宣佈處決了四名涉嫌在中國販毒的加拿大人。
然而,加拿大對吸毒的看法卻顯然和亞洲不同。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加國政府對毒品的立場,由強硬禁毒轉為「減少傷害」,將刑事罪行淡化成公共衛生問題,在這個前提下,衍生各種支持安全吸毒的有關政策。正因為吸毒不是罪行,因此被視為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戒不戒毒也是如此。
這種處理毒品的思維,也間接影響了年青一代,認為吸食毒品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前總理杜魯多親口承認吸過大麻,國家領袖也如此,吸毒自然並不可恥,朋輩之間一起啃藥更被視為「酷」事,亦有青少年視為是處理焦慮情緒問題的好方法,政府的迷思直接造成了年青一代的迷思。
亞洲來的家長因為文化不同,也有自己的迷思—認為吸毒問題和自己無關,自己的孩子怎會吸毒;但我們忽略的是,孩子在加國成長,擁抱的是加拿大文化,他們對毒品並不像我們那麼抗拒,更不會因為是華人對毒品就有先天免疫力,假如我們不先打破「自己孩子不會吸毒」的迷思,那就不能拆解下一代「吸毒沒有甚麼大不了」的謬誤。 陳筱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