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狼


春季的草原,處於青黃不接的季節,狼找不到足夠的獵物,就容易跑到羊群附近轉動,試圖尋找機會下手。舅爺爺家的草場遠離城鎮,方圓幾十公里之內很少有其他牧戶,到了春季,草場周圍常常有成群的狼出沒,防止狼對羊群下手,是舅爺爺一家最重要的任務,如果不小心防範,羊群可能遭受很大的損失。當狼增多的時候,牧民們會組織起來進行圍獵。但在打狼的時候,當成年的狼被打死後,會留下一些幼崽,牧民們會把牠們帶回家養起來。
既然狼對羊群有威脅,為甚麼還要養小狼呢?其實,牧民們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如果狼被徹底消滅,草原上的黃羊、野兔就會大量增加;這些動物吃草的速度很快,一旦數量失控,草原上的植物就可能被過度消耗,導致草原退化。所以,牧民打狼並不是為了消滅狼,而是為了控制狼群的數量,讓牠們不要對羊群造成過大的威脅。把幼狼帶回家養起來,實際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狼的數量;等這些小狼長大,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時,牧民們就會把牠們送回草原,使其重新融入狼群。
面對上帝創造的大自然,人怎麼可能征服得了呢?牧民們知道要與自然共存,順服造物主設置在其中的規律。狼雖然是羊的天敵,但也是草原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牧民們通過這種適度的干預,既保護了自己的利益,也維護了草原的生態健康。 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