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必看的 《勇氣》
《勇氣》一片是2011年美國新片,導演是著名基督教電影製作人斯蒂芬˙肯德裡克(Stephen Kendrick),即《消防員》一片的導演。該片曾榮登DVD發行排行榜榜首。《勇氣》重點談如何作父親,被視為男人必看的好片子,對人在信仰的基礎上,承擔家庭責任有很深的啟迪。
父親捨命救兒子
看片名,美國電影《勇氣》(Courageous) 很像是表現硬漢形象的警匪片,該片的宣傳畫上的四個警官在逆光中闊步走來,很有氣勢。這樣的影片,一定有的看了。
果然,電影開始便是一場激烈的打鬥,車主與搶車的劫匪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生死搏鬥,險象環生,最後汽車撞樹停下,匪徒逃走,警察火速趕到......此時,車主掙扎著爬到車門處,扶著輪胎打開車門,所有人都為之一震:一個嬰孩在後座的嬰兒座椅上哇哇大哭。原來,車主拼命要搶回的,不是他的車,而是車上有他的孩子,這父親就是要捨命救出自己的孩子。
被動作片、驚悚片、災難片弄得神經麻木,沒有更強的刺激,就成了沒有感覺的人,在這部片子裡有全然不同的體會,真正的震撼不是來自於大片的大製作,而是人性、責任和勇氣。
因公事忽略家庭
影片主人翁之一的南森就這樣出場了--他也是一位警員,本應在下周一與這些前來幫助他的警員相見;於是,四位警員或者說四位男人,一同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這四位男人,工作中,他們是與罪犯作戰的戰友,為維護社會治安而奮鬥;生活中,他們是父親,承擔家庭的職責。前者他們做得很出色,而後者是否也同樣出色呢?
其實,這樣的問題,不光是要對影片中的四位主要人物提出,同樣也對所有的男人提出。現代生活讓男人對自己的職責有片面的理解,以為能為家庭提供物質保障、或是功利成名就能帶給家庭榮譽,也就算是恪盡職守,就算是好父親了。
工作高於家庭,甚至將「工作至上」當成一種美德;在中國文化中,「因公忘私」不是一直被大力提倡的嗎?因公事而忽略家庭,常常就這樣成為理由或藉口,並且被接納、被寬容,甚至被縱容。
父親失職的結果
家庭,是工作後男人放鬆自己的地方?還是男人的另一個征戰之地?
警務會議上,警長告訴大家:「調查表明青少年中離家出走、退學、吸毒、犯罪者大多數人都沒有父親。缺少父親管教的孩子,自殺和吸毒的幾率會高出五倍,入獄的幾率則會增加二十倍。因此,我建議你們下班回家後,請多多關愛家人。」這是個警告,是現代社會父親失職的結果。
警官亞當回到家,才知道錯過了女兒艾莉米的鋼琴表演,兒子希望他參與五公里父子同跑的比賽,亞當沒興趣,父子不歡而散。亞當沒把這些當回事,反正來日方長,總有其他機會的。南森則不同,他擋在15歲的女兒和男朋友之間,嚴肅地與男孩對話,並毫不妥協地講出自己的原則--17歲之前,女兒不可與男朋友單獨約會,逛街也不行。
一場車禍,帶走了可愛的艾莉米,不僅父親亞當,連所有熟悉艾莉米的警員無不痛惜之至。亞當反省自己對兒女的虧欠,反省自己在「父親」職份上的失職,帶著沉重的哀痛,走進了兒子對他緊鎖的房間......
被造就是有勇氣
在共同的感動下,警員們鄭重簽署了一份宣言,誓言承擔家庭責任,作稱職的父親。亞當說:「上帝希望我們每一位父親,都能勇敢地站起來,盡自己所能地參與到孩子們的生活中去,以身作則地印證天父的存在。一個父親必須愛自己的孩子,並獲得他們的信任,保護他們,訓誡他們,教他們堅守正直的品質,教他們甚麼是永生......」
這部不是淒美愛情、離奇情節的電影,卻非常扎心,深深地戳動著人內心那柔軟的部分。影片結尾處那一聲聲的 " I will ",動人心魄。電影主題曲更是令人心潮澎湃:「我們被造就是有勇氣的,而今,我們卻退到一邊,眼看著我們家庭衰敗,剛強壯膽的人啊,你們在哪裡?今晚就和我們一起戰鬥吧,願旁觀者變成戰士,讓屬神的人興起!神啊,讓我們剛強壯膽,我們被造就是有勇氣的。」
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