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胡少萍年輕叛逆時,曾經歷過不少挫折和失敗,與家人關係惡劣,也不知如何面對,她選擇逃避、選擇放縱,藉以麻醉自己空虛的心靈。直至認識了耶穌,她的人生才徹底改變。現在她不但侍親至孝,而且還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關愛服事,一直在工餘於老人中心當義工。
叛逆少女憤世嫉俗
胡少萍16歲時,隨父母從澳門移民卡加里。跟一般青少年一樣,反叛、自我、不懂珍惜與家人和父母的關係,更誤交損友,沉迷玩樂。她以為可以在所謂的「朋友」身上,找到友情和愛情,藉以填補心靈的空虛,可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
說到跟家庭關係惡劣的源由,胡少萍說:「有一天,姐姐從地上撿到一張紙,上面的字跡明顯是屬於爸爸的,那是一份預立的遺囑,從中得知爸爸把財產分配給三個哥哥,卻沒有留下分文給我們三姐妹。」當時,她覺得爸爸太重男輕女,太偏心。「從此心裡怨憤,與哥哥們不和,加上我又遇上失戀,一時間覺得全世界都遺棄了我。」萬念俱灰的她,幾乎走上一條不歸路--吞下半瓶安眠藥,以為這樣便可以一了百了,不用再受苦。可是,第二天居然可以醒過來,令她失望不已。誤交損友險墮狼穴
從死亡邊緣回來的少萍,不但沒有珍惜生命,反而更變本加厲。她形容當時的自己:「我沒有學乖,卻肆意放縱、一錯再錯,從來沒想過要做好人!」
有一晚,少萍跟新相識的「男朋友」約會,同行還有男友的友人。她憶述當晚差點掉進狼穴的險象:「那天晚上,我們手拖手在散步,陶醉在自以為是的浪漫氣氛之中......突然男友提出到他家裡去,而我也不知是無知還是大意,竟然跟他們回去。現在想起來,貿貿然到認識不久的男孩子家中,還會有甚麼好事?」
當天的少萍全無警覺性,直至上到男友家中,才驚覺不妙。那個所謂的家,除了一張放在地上、污跡斑斑的床褥外,甚麼傢具也沒有,再無知的人也猜想到下一步的劇情。少萍本能的反應,就是要求立即離開那裡,而出人意外的是,他們竟然「放」她走,讓她得以平安回去。
經此一役,少萍很多時都以過來人的身份勸誡年輕人:「別追求那種『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式的愛情,那不過是短暫而虛幻的感情,到頭來只會令自己受傷!」
醒悟覺今是而昨非
除了在感情上放縱外,少萍直言昔日的她是個挺自私的人,無論對家人、同事、朋友都不留情面,因而很少有談得來的朋友。「在爸爸70歲生日那年,他特別打電話問我:『有空回來跟我吃飯嗎?』那時我竟一口拒絕。其實,有多少人可以有這種機會呢?我卻不懂珍惜這份親情。」少萍坦言,這就是當年教父母傷心的女兒!
在工作上,少萍承認自己也不是一個好夥伴,經常會不顧別人感受而大吵大鬧。她曾當眾斥責一名犯錯的新同事,理直氣壯地直斥其非,破口大罵。「堂堂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竟被我罵到淚灑人前,甚麼尊嚴也沒有!幾年後從舊同事口中得知,他在車房因吸入一氧化碳而身亡,結果,我連向他道歉的機會也沒有了!」這件事令她内疚後悔不已。
認識福音領受神愛
「在榮基護老中心開幕招募義工時,我開始加入了他們的義工行列,負責在星期天推著那些坐輪椅的長者,參加主日敬拜,因而認識了院牧梁保裕牧師,更報讀了啟發課程,認識真理。」胡少萍承認,自己很懶惰,根本無心上課,不過神並沒有放棄她,反而讓她有機會接觸到福音。「感謝神,讓我看到祂竟為如爛泥般的我,捨棄生命,挽回我這個不配的罪人,祂的大愛令我很感動。以前在我失意的時候,總感到有人在旁安慰我,原來,一直安慰我的正是主耶穌,祂常對我說:『不要怕,有我陪伴你。』是祂的愛將我改變的。」
令胡少萍生命得以徹底改變的,就是因為她認識了耶穌,看到自己的罪,並深深明白到《聖經‧羅馬書》7:15所描繪的光景:「因為我所作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願意的,我並不作;我所恨惡的,我倒去作。」在人看來不能的事,在神凡事都能,她知道惟有耶穌能拯救失喪的人。侍親至孝推己及人
重拾人生方向的少萍,做人不再漫無目的,並深信神創造每個人都有其計劃,因而她願意把自己的生命,投放在有價值的事上,所以,先由愛自己的親人開始,且在老人中心當義工,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關愛服事。
在過去四十多年,少萍自覺從沒好好關心、陪伴他們;現在他們年紀老邁,很多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都力不從心了。現時,她主動地關懷兩老,父母當然感受到女兒那份孝心,但她卻沒有認為自己有多偉大,反而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小時候,媽媽從沒有丟下我們不管,任何一個兄弟姐妹病倒了,她總是衣不解帶,悉心照顧。現在他們老了,也是我回報他們的時候。」某次,她更聽到父母的對話:「少萍對我們真好,一定是因為信了耶穌!」
信主後,少萍的確對很多事都懂得放下,尤其當年曾令她覺得不公平的遺囑,她已不再介意,也不再執著於地上的財富,因她知道世上沒有東西是永恆的,天父賜予的愛和恩典已補足一切,所以感到滿足無缺了!
在護老院,少萍看到很多寂寞的老人家。「曾有一位婆婆,在星期天興高彩烈地換好衣服,拿著手袋,在電梯前等候女兒來接她回家。可是,婆婆卻不知道,女兒把她安頓在護老院之後,已經返回香港。」少萍為婆婆感到難過的同時,也更珍惜和爸媽相處的日子。
三「心」二「意」事奉
在榮基護老院當義工超過五年的胡少萍,略感唏噓地說:「看到院內的老人家其實很需要家人的關懷和陪伴,可惜有些子女把父母安置在院舍後,便誤以為是盡了責任,當然礙於個別情況,有些人不能照顧父母,而選擇入住護老院,也是無可厚非的。每個人都有年老衰弱的日子,他們也曾為家庭付出不少心力,現在應是子女回報親恩的時候。」
提到現在的事奉,少萍打趣說會以三「心」二「意」的態度為之。三心──愛心、關心和耐心,二意──決「意」遵行神的旨「意」。她也謹記關德賢牧師的教訓:要愛惜光陰,要積極傳福音予未信者,好叫他們快快接受救恩,活出不一樣的、有目標、有意義的人生。
蕭琪